【earth】人類花光今年生態預算

(北京1日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指出,根據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FN)測算,人類只用了8個月就花光了2014年的全球生態足跡「預算」,地球今年已經「透支」。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北京代表處說,8月19日是2014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即人類對地球自然資源的消耗超出地球的生態承載力的時間點。相比2000年的10月1日,2014年的地球超載日大幅提前。

這一指數旨在測算人類「蠶食地球」的速度。作為全球生態足跡網絡的合作夥伴,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自然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人類卻在濫用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如果人類要為下一代創建美好未來,就應當保護並且通過可持續的方式管理地球上的自然資源。

生態足跡旨在測算一個人、地區、國家的生存所需的自然資源。從這個意義出發,地球超載日是提醒全人類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應對資源浪費的一個大好良機。除此,世界自然基金會還將在9月底發佈《2014年生命行星報告》,分析地球的健康狀況和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影響。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剛剛成立的1961年,人類只消耗了1961年地球的2/3可用自然資源。大多數國家尚有生態盈餘,即生態足跡的數值還比較小。然而,目前各國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卻大幅增加,已經超出了地球的承受範圍。現在需要一個半地球才能滿足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3個地球才夠用假如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一直維持這樣的增長速度,那麼到2050年可能需要3個地球才能滿足需求。

目前,地球上的森林覆蓋面積逐漸縮小,水資源越來越匱乏、土壤質量不斷退化、生物多樣性也逐年降低。不僅如此,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導致二氧化碳排放超出地球的吸收能力。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公告稱,假如現在行動,還來得及扭轉這個不良趨勢。

所有人都應當致力於在安全的生態限度之內創建更加美好的未來。首先應當從改變消費習慣開始。此外,還應當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立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新能源模式。

根據中新網,地球超載日的概念,由全球生態足跡網絡和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提出,世界自然基金會是他們的合作夥伴。地球超載日是人類在特定年份生態資源開始入不敷出的年度指標。通過對時間和資源消耗走勢的粗略估算,地球超載日以近科學的方法,測算出人類對生態資源和生態服務的需求(支出)和地球的生態承載力(收入)兩者之間的差值。
Blogger Tips and TricksLatest Tips For BloggersBlogger Tr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