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汪喵保健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汪喵保健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earth】動物4大殺手:路殺、鳥網、捕獸鋏、毒餌


天上飛的到地上爬的,無所不救。國內第一個傷病野生動物庇護所,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成立20年,總計處理傷病野生動物逾7000隻,收容與暫養逾200隻,成功搶救台灣珍稀動物黑熊、林鵰,熊鷹等。保育員要輪流帶著剛出生的小獼猴或其它小動物回家哺乳,讓保育員生活充滿挑戰及樂趣。

大至黑熊,小至剛出生的蝙蝠,都是野生動物急救站服務對象,從成立初期一年處理傷病動物數十隻,到目前每年處理達600隻,任務繁忙,其中鳥類占80%,哺乳類15% 。

急救站受理棄養動物無奇不有,最有趣的是南投市八卦山,竟然有人拾獲幾乎已在台灣本島絕跡,甚至離島蘭嶼、小琉球都難得一見的椰子蟹,也就是俗稱的八卦蟹。罕見的白刺蝟、美洲大角鴞也收治過。這隻大角鴞很會扮鬼臉,表情很可愛,去年收到3隻小麝香貓也讓人看了生憐,飼養半年後成功野放。

獸醫師詹芳澤說,每年送急救站的受傷動物都不同,102年山羌居首,今年領角鴞占多數。

動物遭路殺是近年常見意外。急救站說,台灣山區產業道路四通八達,破壞動物棲地,導致動物車禍事件增加。路殺、鳥網、捕獸鋏、誤食毒餌成為野生動物四大傷亡主因。

急救站治療意外受傷動物中,獸醫師印象最深的,是92年接到一隻花蓮送來的台灣小黑熊,這隻小黑熊當時右手掌中套繩深陷骨頭,幸經緊急手術搶救手掌,只損失小指,復原後送烏石坑試驗站擔任種熊。

91年,90多隻黑面琵鷺肉毒桿菌中毒,急救站緊急救援,不眠不休救活17隻,也引起社會重視;後來黑琵每年來台度冬的數量成長至2000多隻,是特生中心的光榮戰績。

101年底,一隻台灣母獼猴疑誤闖苗栗山區獵人陷阱,昏迷山溝,原判斷沒有痊癒機會,但在獸醫與竹山秀傳醫院合作下,獼猴從半身不遂,恢復到健步如飛,去年10月已重回山林。

去年底有隻懷孕穿山甲誤觸獸鋏,被送到急救站不久便生下小穿山甲,但因它的食性難掌握而夭折,成為保育員心中的遺憾。

【2014/07/22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加強實驗監督 別讓動物白犧牲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農委會日前宣布,將對14隻米格魯進行狂犬病攻毒實驗,引發動保團體質疑實驗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日召開記者會,提出現行台灣動物實驗監督管理的五大漏洞,要求農委會進行制度面檢討,杜絕浮濫實驗,確保實驗動物的照顧與福利,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球員兼裁判的審查機制
動物承擔科學實驗,提供人們醫學研究的根據,動物實驗有其必要之「惡」,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認為,正因如此,任何無謂的動物犧牲都應該盡量避免,任何實驗計劃都應遵守國際公認的3R原則(替代、減量、精緻化)。不過,台灣現行的實驗計劃審查機制「球員兼裁判」,機構自己提案、自己審查,許多計畫流於形式,計畫核准後也沒有專責單位稽查,無法確保實驗動物的福利和品質。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左),以圖片指出農委會動物實驗管理的種種缺失,期盼改進實驗管理漏洞。(圖文/姜林佑)


監督管理的鬆散造成動物實驗過於浮濫,研究會審視農委會自民國91年至99年的統計發現,台灣被用於各類動物實驗的動物共有1千多萬隻,最大宗為老鼠等囓齒類,其次為魚類,至於犬貓則有4,152隻。
申請書未詳述手術細節
社會研究會執行長、長期擔任農委會「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委員的朱增宏指出,除了計畫審查「球員兼裁判」外,許多動物試驗申請書並無詳述手術性的操作細節,像是動物的疼痛評估、使用麻醉劑或止痛劑的時機,或是動物出現厭食、體重過輕、腫瘤過大等狀況必須施予安樂死。他說,委員每年進行稽查時,大多動物早已被安樂死或實驗完畢,根本無法看出實驗過程是否有符合實驗動物的照顧。

實際現場查核頻率過低
目前全台共有220個動物實驗機構,農委會「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除了審查各個機構提送的年度報告外,實際現場查核每年僅40間,朱增宏認為這樣的密度與頻率都過低。
反觀先進國家英國,以專法規範所有動物實驗,且每一位動物實驗人員進行每一項實驗計劃,甚至是實驗機構和設施,都必須向英國內政部取得證照,英國的全國性動物實驗稽查人員有25名,每年至少會突擊稽查實驗機構1次以上,他強調,台灣應借鏡英國,將動物實驗計劃交由外部審查機制審查,加強計劃執行過程的監督機制。




▲ 據農委會統計,民國91至99年台灣被用於各類實驗的動物,總計1,066多萬隻,最大宗為囓齒類,占全部的77%。(圖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所提供)

此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張,規範實驗室編制專業獸醫人員,以及提供實驗動物的繁殖場、供應商,應進行監督、管理。
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林宗毅表示,台灣的動保工作起步晚,動物實驗機制是88年參考美國制定的,他解釋,通常實驗計劃是由個人提出,該機構進行審查時,計畫提案人必須利益迴避,因此現行實驗計劃審查機制並無「球員兼裁判」之說。

林宗毅強調,農委會近日將公告「實驗動物照顧及使用委員會」的修改辦法,內容明定機構自籌小組審查計畫必須符合3R原則(替代、減量、精緻化)、獸醫必須經過受訓等規定。此外,目前農委會正努力減少小型實驗機構的存在,要求小型機構委託給大型健全機構或外聘專業委員。




▲ 米格魯因體型適中、個性溫和,常被刻意繁殖用於動物實驗。(圖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所提供)


文章@台灣立報

狂犬病 不是我們的錯!


動團呼籲:不恐慌、不棄養、打疫苗

本報2013年8月5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狂犬病疫情升溫,動保團體為免出現寵物棄養潮,在網路推出中英文對照版的「狂犬病友善貼紙」,正確面對疫情。並呼籲「不恐慌、不棄養、打疫苗」。

狂犬病友善貼紙。(來源: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狂犬病友善貼紙。(來源: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資深志工倪京台說,狂犬病的原名是「Rabies」,音譯為「瑞比斯」,在拉丁文中是「瘋狂」的意思,其實與「貓」、「狗」一點關係也沒有,卻被翻譯為「狂犬病」,讓貓狗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對牠們很不公平。

倪京台解釋,其實「狂犬病」並非只有「狗」會得病,哺乳動物中的靈長目、食肉目、翼手目等動物,如雪貂、浣熊、狐狸、狼、熊、蝙蝠、馬等都有可能被感染,就連先進國家如美國和加拿大等地,都是疫區,但當地的人們仍舊把貓狗當作好朋友,「民眾實在不該過度恐慌」。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為了不要讓民眾過度恐慌、持續棄養寵物,特別以「狗」為主角製作「友善貼紙」,上面用中英文對照寫著「狂犬病不是我們的錯」,並呼籲民眾「不恐慌、不棄養、打疫苗」,希望民眾上網轉貼,「讓友善貼紙散播到全台各個角落」。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本週將這枚「友善貼紙」貼上臉書粉絲專頁後,短短幾天已有超過萬人分享轉寄,讓超過134萬人看到這枚貼紙。

倪京台說,希望藉由網路的力量,讓民眾了解認識狂犬病,不要過度恐慌,做出對貓狗不友善的行為,也希望不要再有更多的貓狗因為「狂犬病」一詞而蒙上不白之冤,呼籲大家都能用理性正確的態度來一同參與防疫工作。

【參考資料】

友善貼紙活動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savedogs.tw



文章@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汪喵保健室】狗狗體臭來源與處理方法

導讀:愛犬散發著讓人難以接受的味道,是主人最頭疼的事情,用香噴噴的洗髮精幫狗狗洗澡,都洗不掉。狗隻身體上體味反映狗隻健康狀況的變化。來源大多從口部、皮膚、耳朵、尾巴和分泌腺。小編將告訴您如何分辨狗狗體臭的幾種情況及防治措施,幫您將狗狗的體臭降到最低。

狗狗平常要注意清潔護理圖可卡犬

狗狗體臭來源

一、皮膚
.如果犬隻的皮膚有傷口,發出異味是很普遍的。但是,傷口會因為受細菌感染而擴大,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
.敏感症、荷爾蒙問題、內分泌失調都會使犬隻的皮膚產生異味。此味,寄生在犬隻皮膚上的蚤,都是臭味的來源。
.犬隻亦會因為痕癢而去抓皮膚,這樣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病菌感染。臭味的另一個來源,是由於犬隻長時期用舌頭舐著皮膚,唾液會將細菌和塵埃等積在皮毛中,引致臭味發出。

處理措施:
.每天給狗刷毛,可以清潔它們皮毛上的灰塵和其他臟東西,再加上定期洗澡,可以減輕狗的體臭。
.洗澡的時候應該用刺激小的弱酸性浴液,很認真地邊揉邊清洗它們的皮膚,這樣可以去除多餘的皮脂和臟東西。
.但是,如果洗澡的次數過多,保護皮膚的分泌物也會被洗掉,對於健康是不利的,也可能會造成皮膚發炎。

二、口臭
.一旦狗的牙齒上長了牙石,就會引起口臭。對於並不嚴重的體臭,很多主人都已經習慣了,覺得這就是自己愛犬的氣味。不過對於愛犬的口臭,卻不能置之不理。
.腥臭味、生活垃圾的氣味、魚的內臟腐爛的氣味等等,單從這些表現來看,就知道狗的口臭有多難聞。而且,口臭也是牙周病的信號,如果得了牙周病,牙齒上就會長滿牙石。
.牙周病還有可能會引發肝臟、腎臟和心臟的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狗的口臭。不要只是抱怨愛犬的口臭有多難聞,而是應該帶它們去寵物醫院接受治療。
.野生動物通過吃生肉和粗纖維食物來去除牙垢。但狗吃的是黏黏的罐頭食品,牙齒上很容易有牙垢,所以主人一定要注意。

處理措施:
.去除牙垢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每天狗吃完東西後給它刷一次牙,最少也要三天刷一次。我們應該定期帶愛犬去寵物醫院清除牙石,不能讓牙石越積越多。

三、耳朵
.當發現狗狗頻繁的甩耳朵或搔耳朵時,表示狗狗耳朵出現了問題,但許多粗心的主人卻得到狗狗耳朵飄出異味時才發現,其實,只要主人用正確的方法清理耳垢,就能減少這種情況發生。
.耳垢的存在可以幫助耳朵對抗外來的病源,耳垢的顏色有白色、淺黃、黃色,形狀由粉狀、塊狀到軟泥狀都算是正常,但必須定期的清理,不然正常的耳朵也會有不好的味道產生。
.以往主人多半是以棉花棒清理狗狗耳朵,但狗狗的耳垢若比較濕軟,這樣的舉動反而會不小心把耳垢推向更深的耳朵,造成狗狗耳朵不適,碰到這種情況,最好先以藥水軟化耳垢,再用狗狗甩耳朵的力量來排除耳垢。

四、肛門腺
.很多狗狗被主人寵愛的肥肥胖胖的,使得狗狗產生肛門腺腫大的情形。當主人發現狗狗常蹲坐在地上、用前腳前進以便摩擦屁屁。
.或者狗狗一直想要咬屁屁,但屁屁附近皮膚卻出現皮膚炎,或狗狗肛門下方偏左或偏右處長出了小膿包,這都是小小的肛門腺出了問題。
.肛門腺具有能幫狗狗辨識身分的功用,因為每隻狗狗的肛門腺味道都不相同,因使狗狗們見面時最常做的動作除了相互親親外,就是互相聞聞對方的屁屁了。
.除此之外,狗狗在野外生活時,行經草叢中會留肛門腺液在花草上面,以標示出狗狗的勢力範圍。
但是居住在家中的狗狗,因為運動量不多、腿部的肌肉力量減低,無法把多餘的肛門腺液推送出去,造成肛門腺堆積造成阻塞而腫脹。這時,肛門腺就會產生不好的味道,進而導致發炎出血甚至破裂。

處理措施:
.所以,幫狗狗洗澡時,主人只要多注意這三個地方,就能順便幫狗狗清理肛門腺以保持狗狗健康。
.如果主人不會清理肛門線的方法,建議請專業的美容師示範一次,比較能夠準確的抓到技巧,肛門腺清理乾淨了不但可以消除狗狗的體臭,還可以減少狗狗生病的機率。

保持清潔正確洗澡方法
.經常洗澡可以有效地減輕狗身體發出的異味,但要掌握正確的洗澡方法。
.在冬季,大概二周到一個月為狗狗洗回澡就可以了,夏季可以洗澡的頻率增加一些,但是也不能過勤,因為這樣會破壞狗狗皮膚的保護層,易患皮膚病。
.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浴液,否則會傷害它的皮膚。狗狗皮膚上有一層油性的皮脂腺分泌物,能保護皮膚健康、保持水分。

正確的洗澡方法:
1、洗澡時一手按住狗,防止它從浴盆中跳出來,同時,將溫水倒在它身上
2、一手控制狗,另一手把香波抹在它身上,但不要先塗抹頭部。然後用手搓出豐富的泡沫,沿被毛生長的相反方向輕輕地按摩它的皮膚。
3、接著,兩手並用清洗狗的頭部,擦出泡沫輕柔地按摩它的皮毛。
4、在沖洗狗身體之前,先將它的頭沖洗乾淨並擦乾。沖洗它的耳朵和眼睛周圍時應特別當心,不要把水濺進去。
5、用乾淨的溫水沖洗狗的身體,要將皮毛沖洗乾淨,不能留一點浴液。然後將被毛上的水分擠乾,再用毛巾擦乾。耳朵及耳內壁要特別注意,多擦幾下。
6、如果你的狗皮膚很健康,你可以用吹風機將它吹乾。如果小狗的皮膚因為吹風機溫度較高而引起發癢,就不要使用吹風機。

資料來源:中國名犬網、派多格寵物、淘狗網 文章@寵物百科家族

【我知道的時間不多了,但我想說:請用文明說服我~我是該死的!】


雖然我的鼻子很靈
但在這充滿死亡與恐懼氣息的收容所
我幾乎聞不到外頭的自由
我好懷念泥土、草地 ...... 的氣味
甚至是垃圾或餿食的滋味
當然還有空氣裡隱隱傳遞的春、夏、秋、冬的味道
嗯嗯~別懷疑~我們狗狗就是聞得到!

為什麼你們人類可以片面決定我們的生死
自大的認為:我們沒有主人就不適合生存
還誣指我們會破壞環境衛生、傳染惡疾、會隨意攻擊人
甚至只要不喜歡我們,不需任何理由
一通電話就被以殘虐的方式把我們抓來這
表面上給了我們 12 天的羈留期
但出運的機會微乎其微!
更不用,有好多伙伴捱不到 12 天
就因為疾病、飢餓、互咬..... 等因素慘死

你們別再假道學了,更不要以為我什麼都不懂
你們骨子裡就是要我死
卻還給這場殺戮取了個叫「安樂死」的噁心爛名
你們的所作所為,只是在合理化你們的殺戮
並滿足你們自以為是的愛心與道德假象

就算在「安樂死」之前
你們有帶著我散步、吃最後的一餐
就算毒針刺入我體內時
有義工抱著我
這些~我都不希罕,我更不覺得這是什麼恩賜!
因為我還想活下去,我的命~本來就不該絕啊!
我壓根不想被迫以非自然的方式結束生命!

人類當中最可惡的,就是某些動保人士
他們冷血無知的主張:「賴活不如好死」
認為「安樂死」是種有尊嚴的好死方式
他們既要面子(說什麼「安樂死是為我們好」)
他們又要裡子(以為「以殺制量」就能解決動保問題)
他們~真的作得太絕了!
這些惡魔的心,已被偏執的邪惡佔據

-----------------------------------------------------
我知道的時間不多了
但我想說:請用文明說服我~我是該死的!
不然~我死不瞑目!
否則~你們就是殺手
-----------------------------------------------------


轉PO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655824088817&set=a.1383673326468.48911.1671055695&type=1

研究:「早餐」對狗最重要 幫助穩定情緒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狗跟人一樣,最重要的一餐是「早餐」。美國研究發現,吃過早餐的狗,搜索能力較佳,而且情緒、控制力也較穩定。

▲對狗來說最重要的一餐是「早餐」。(圖/geraldbrazell/flickr.com
(小提醒:狗不宜吃人類調味料烹製的過鹹、過油食物。)
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博士荷利米勒(Dr. Holly Miller) 和查洛特班德 (Charlotte Bender) 讓兩批狗來進行搜索性能測驗,其中一群狗空腹沒吃早餐;另一群狗已經在測驗前30分鐘吃過早餐。
很多人都會以為,空腹的狗會表現較好,結果是吃過早餐的狗最快找到目標物。米勒博士說,早餐對狗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幫助狗提生搜索能力等,在各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米勒博士也補充,一般家犬大多都吃含有過多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飼料」,這會讓牠們大腦和身體的血糖更容易受到波動,變得「多愁善感」。因此,多給牠們吃營養均衡的早餐,能幫助牠們維持能量平衡。餓肚子的狗,情緒比較容易波動,也比較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原文網址: 研究:「早餐」對狗最重要 幫助穩定情緒 | ETtoday寵物動物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107/124443.htm#ixzz2BZ2YmZDg

【汪汪保健室】16看判斷狗狗是否健康

導讀:對於準備飼養狗狗的朋友,挑選狗狗的時候,怎樣才能判斷狗狗的健康情形。其實用視覺、觸覺、聽覺就可以測試出你的狗狗的健康程度,本文介紹16種外觀判斷方式,看看寶貝狗狗的健康指數!以下文章一起來了解。

英國鬥牛犬
狗狗健康3大標準

1、觸覺
用拇指和食指捏著幼犬前腳中趾之間的皮蹼,口中數著一至十的數字,同時手指相應逐漸增加力度;若幼犬在最初已劇烈掙扎,將來對頭圈、束縛及訓練過度敏感;而在最強力度方才掙扎的狗兒,則需要強硬的訓練者。
2、聽覺
把發聲的器具先發出響亮聲音再隱藏一角——通常是金屬蓋之類。
一聲響之後,幼犬多會驚怕失措,如果它沒有反應的話,要立刻帶它去獸醫處驗一下是否失聰犬隻,若幼犬能迅速恢愎正常,並且能調查聲音來源,那便是頭優良的狗兒。若狗狗顯得心有馀悸,遠離聲源,則說明狗狗可能是不適合囂鬧的家庭。
3、視覺
選把一些布條在幼犬前面揮舞,信心十足的幼犬會靜靜研究那是什麼;勇悍的會試圖咬破它;至於怯懦的早已躲起來了。

狗狗健康13看標準

1、看嘔吐:看犬吃食後是否嘔吐,或在清掃犬舍時是否發現嘔吐物。並注意觀察嘔吐物的顏色,形狀和內容物等。健康犬不嘔吐,只有發生傳染病或胃腸道等疾病的犬才嘔吐。
2、看食慾:看犬有無食慾,食量多少,有天挑食或拒食等表現,健康犬食慾旺盛,每到餵食時非常興奮,常圍著主人打轉,採食迅速,食量較穩定,不挑不揀。而病犬則食慾不振,食慾減少,喜飲冷水或清水,挑揀食物或拒食。
3、看精神:看犬是否活潑,對外界的反應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的神態等。健康犬活潑、敏捷,見到主人頻頻搖尾,以示親近,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靈敏。如果犬頭似尾垂,表情冷淡,呆立不動或縮於牆角,反應遲鈍,即為生病的表現。
4、看姿態:看犬站、臥、坐等姿態有無異常,運動時有否跛行、步態蹣跚或肢體麻痺等症狀。健康犬作各種姿勢時自然、輕快,能聽從口令。而病犬則不大執行口令,各種姿態不自然,強迫執行命令時有痛苦表現。
5、看鼻鏡:鼻鏡的變化是判定犬有病與否的重要標誌。健康犬的鼻端涼而濕潤,有點小水珠。
6、看肛門:看犬的肛門周圍是否清潔,有無發炎、紅腫或潰瘍等。健康犬肛門周圍清潔無異物,如附有糞便或紅腫,多與消化道病、傳染病或局部炎症有關。
7、看眼睛:看犬的兩眼是否有神,有無流淚,角膜有無混濁,眼角處有無眼屎或分泌物等。健康犬兩眼有神,眼周乾淨,無眼屎,不流淚,結膜粉紅。如見犬雙眼無神、眼周不潔、結膜發紅等,則可能與眼病或消化不良等病相關。
8、看口腔:看口腔有無紅腫、有無特殊氣味,吞嚥有無困難等,健康犬口腔清潔濕潤,呈粉紅色,舌為鮮紅色。若口腔異常則有病。
9、看皮膚:犬的被毛有無脫落現象,皮膚的彈性強度。健康犬的被毛光滑,有光澤,皮膚彈性良好,若犬的被毛不斷脫落,粗糙無光擇,皮膚乾燥則為病犬。
10、無咳嗽:狗隻著涼、喉嚨敏感、空氣環境混濁、氣管炎及支氣管炎均可令幼犬咳嗽。嚴重咳嗽加上多痰可導致胃口減低,營養欠佳。
11、身材適中:身體肥瘦向來都是用來衡量營養狀況之傳統指標。身體消瘦、體力不足,免疫力發展自然會受到影響,容易患病及康復愋慢。另外,狗隻的肥瘦亦可憑腹部背面肌肉的厚度來衡量。
12、衛生:幼犬的衛生情況可反映環境及照顧質素的優劣。不少傳染病及寄生蟲都是經大小便或體液傳播。所以沾滿一身大便,確能增加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就算分開獨立飼養,幼犬如舐到穢物,腸胃不適的機會亦大增。
13、無痛楚:如果幼犬不進食而只顧在旁曲著背呻吟,就要特別檢查是否肚痛。肚痛是腸炎和肝炎的病徵之一。如果幼犬走動時叫痛,甚至不願走動,便要特別檢查骨架四肢是否有肌肉骨骼的創傷。

【Cat喵喵保健室】狗拉肚子原因及改善方法




導讀:引起狗狗腹瀉嘔吐的原因很多,季節變化氣溫交替,體內有寄生蟲,腸炎消化不良,吃得太多、太油、太快或是吃了不好消化的東西,都能引起狗狗拉稀。或是不當換食物等等,如何有效防治我們一起來關心。

英國可卡犬
狗狗腹瀉常見原因:

氣溫變化著涼:
1、換季的時候,氣溫交替,很多狗狗都容易發生拉稀的現象。
2、一般來說只要其的精神、食慾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可以考慮是天氣突然變化,著涼的原因導致拉稀的。
改善方法:要適當給狗狗保暖,如果狗狗是因為著涼而引起的拉稀,可以給狗狗製作一個暖水袋放在狗狗的狗窩了,來暖著它的小肚子。
換食物引起腹瀉:
1、小狗狗的腸胃很嬌嫩,因為消化系統很嬌嫩,而且還缺少好多消化酶,在小狗狗三個月以下的時候吃罐頭或單純的肉類是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
2、消化不好就會拉稀,要是不管它就會越拉越稀,造成脫水,那會是很危險的。
改善方法:請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小狗狗的這種狀況,在確信沒有染上什麼病,家庭環境和食物都能保證衛生,小狗狗也免疫過的前提下,可以停餵罐頭和肉等不好消化的食物,一次餵兩片乳酶生,一天兩三次就可以了,這樣有一天的時間就會見效了。
需要的話控制飲食,可以先餓1天左右,並且以後每頓也不要餵的過飽,對待這種情況要先調理好腸胃。
腸道寄生蟲:
1、狗寶寶在出生後20—30天進行第一次驅蟲,主要是驅腸道寄生蟲,是由狗媽媽經胎盤或乳汁感染。
2、一般腸道寄生蟲有:驅蟲、鉤蟲等。所以,請家長需要定期給狗狗驅蟲,而且每年都要按時驅蟲哦~~~需要吃藥打蟲,最好先去醫院做個便檢,再針對性的用藥。
改善方法:因為寄生蟲引起的拉稀,在狗狗的便便裡可能會看到血絲,反過來,如果看到這樣的便便,最好化驗確定。建議三個月驅蟲一次,徹底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
狗狗拉稀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觀察他的精神狀態和食慾,如果和平時沒什麼區別給他調理一下腸胃就可以了,要是有發熱和精神不佳的表現應該就是有炎症了,可參考上面關於腸炎的治療方法或者到醫院檢查治療。
狗狗消化不良:
1、這是最常見的拉稀的原因,尤其常見於半歲以下的小狗狗,單純性的消化不良也叫溏便(溏便:指較稀的大便) 。
狗狗腸炎:
1、症狀是除了拉稀,狗狗的精神狀態也不大好,體溫升高。
2、這種情況下狗狗的症狀和狗傳染性腸炎(犬瘟)非常相似,在確定狗狗已經免疫過之後可以按下面的方法治療,否則請盡快去醫院檢查確診。
改善方法:可以口服慶大霉素針劑。藥店常見的是8萬單位兩毫升裝的,每次喝2萬單位,每天兩次。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慶大半個小時後,需要給狗狗餵些活菌類的助消化藥,如乳酶生、媽咪愛等,幫助貓咪恢復消化的能力。
還可以去藥店買“思密達”給狗狗止瀉,和慶大不同是是它是用物理的方法把細菌帶出體外的。
狗狗拉稀緊急採取的措施

1、除了觀察糞便以外,還要注意觀察狗狗的其他情況,體溫是不是高,還要看看狗狗是不是伴有強烈的嘔吐,嘔吐物是不是有血色等等,如果狗狗問題嚴重您需要馬上就醫治療。
狗狗腹瀉採取以下措施:
1.24小時內不得進食任何固體食物。
2.在停止進食24小時後,先餵食較清淡食物,例如:少量雞肉稀粥,麥片,大米或者麵包。除非有嘔吐,否則應如常提供飲用水。
3.在二至三天的清淡食療和觀察後,如大便回復正常,可恢復正常飲食。
狗狗嘔吐採取以下措施:
1.24小時內不得進吃任何固體食物。
2.在禁食療程之後,恢復提供飲用水。
3.在恢復飲水六至十二小時後,如果沒有嘔吐,可以提供以下食療,例如:少量雞肉,稀粥,麥片粥大米或者麵包。
4.維持清淡食療二至三天。嘔吐不再發生便可恢復正常飲食。


文章@寵物百科家族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推動動物福利




十六年來,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與夥伴竭力替動物發聲
你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或許是培根、煎蛋與牛奶。看似平常的早餐,裏面卻隱藏著大問題─這些畜產品,可能暗藏各式各樣的抗生素;供給這些食物的豬、雞、牛,終其一生被關在暗無天日的狹小畜舍裏,處境悲慘。集約飼養牲畜,容易導致疾病爆發,包括讓人聞之色變的口蹄疫、禽流感、狂牛症。想解決這些問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提昇動物福利。十六年來,「臺灣動物研究會」默默進行著這項工作,「如果人們無法避免對動物的利用,那麼我們是否應該讓牠們生前的痛苦減到最低?」研究會創辦人之一、現任主任陳玉敏說,「我跟研究會成員從不認為自己在做什麼偉大的事,也不是英雄。我們只是想替不會說話的動物發聲。」

陳玉敏曾擔任慈濟刊物的編輯,跟著志工腳步訪視弱勢,也到海外參與國際賑災,看遍生老病死,因而對生命產生了深刻的感悟。後來她轉到動保團體服務,負責編輯探討動物福利的《動物解放》一書,受到極大震撼,決定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創辦「臺灣動物研究會」。

研究會是臺灣少數作風強烈的動保團體,他們曾公布公立動物收容所影片,揭露流浪狗被活活餓死、淹死;血淋淋的「皮草真相」,讓人們了解「時尚」背後的醜惡。最近研究會成功促成便利商店停售魚翅年菜,又釋出臺灣牛在被屠宰前慘遭鞭打、插水管灌水的畫面。「為什麼我們可以這麼強烈?是因為我們議題選擇嚴謹,證據紮實,」陳玉敏說。除了講求證據,研究會也分析國內外數據,並向專家請益,因此,在對政府或相關單位施壓時,議題總能擲地有聲,找到有效的「打擊點」,進而促成改變。

只是,取得證據並不容易,陳玉敏與研究會成員必須透過跟監、埋伏方式,甚至假冒身分「混入敵營」,曾有人被識破追打,也有夥伴遭受威脅恐嚇。但陳玉敏說,人身安全的壓力,並不是最難熬的,「最痛苦的是一個對生命敏感的人,必須每天看著動物被虐待、屠殺,」她說。以「皮草真相」證據蒐集為例,調查員混入屠宰場數月,每天眼睜睜看狐狸直至被剝下毛皮卻還沒有斷氣,儘管心痛到了極點,仍要跟屠夫談笑風生,眼淚直到離開現場才能掉下。任務結束後,巨大的心理壓力常讓成員生病,連續腹瀉、失眠甚至崩潰住院。問陳玉敏,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忍常人所不能忍?她說,是一種信念,「因為我們知道有生命正在受苦。」

陳玉敏指出,重視動物福利,不僅能降低動物的痛苦,人類也能獲益。以「蛋雞福利」為例,現行的養殖方式,多半是將二到四隻雞關在約A4紙張大小的籠子裏,狹小的空間導致雞隻互相踐踏,多數母雞連張開翅膀都有困難,一生不曾踏到地面。人類在不健康的環境下容易生病,動物也是如此。為避免疾病在雞舍蔓延,養殖業者在飼料中加入多種抗生素,殘留在雞蛋中,被消費者吃下肚。禽流感的爆發也與集約飼養相關,在國外已有傳染給人類的案例。基於以上原因,歐盟已禁止農民籠飼方式養殖蛋雞,而研究會除了邀請養殖戶改變飼養方式,也促進政府立法,希望建立完整的驗證、標示,讓消費者容易做出選擇。

「改變」說來簡單,卻並非易事。它可能引起相關人員的憤怒、異議者的冷嘲熱諷。什麼時候會看到成效,卻是未知數。數年前,研究會揭露屠宰場真相:屠夫拿著巨大的斧頭劈向牛隻,牛的頭蓋骨極厚,連劈七、八次牛才倒地。殘酷的影片經媒體披露,引發了很大的震撼,但新聞過後,一切又風平浪靜。直到九個月過去,研究會接到一通電話,被拍攝的屠宰業者來電表示,他的牛肉銷售量大幅下滑,希望能與研究會溝通。研究會請來國外專家,替業者開設「人道屠宰」課程。起初業者很反彈,後來發現這種新方式不但能降低牛隻的痛苦,業者也能避免牛隻爆衝的危險和職業傷害,態度便逐漸軟化。「當初拒絕改變的業者,現在滿口『人道屠宰』,這就是一種進步。」又如研究會倡議的「反神豬」議題,反對人們將豬隻限制在狹小空間中強迫灌食,最後導致神豬癱瘓。光是這項倡議,研究會就已經進行了十年,更何況,臺灣還有太多陪伴動物、農場動物、實驗動物……等有待解決的問題。「社會建立共識、產生改變,往往需要數十年或更久。甚至在有生之年,我們都無法看到成果,」陳玉敏說,「只是,也許我們能夠感動一些人,讓他們願意做出一點改變。那樣的力量是真的,播下的種子終究會開花。」 (黃瀚瑩採訪)

講義英雄的人生觀

請為幸福下個定義
如果只有一個人幸福,那就太寂寞了。唯有見到其他生命也能離苦得樂,那才是真正的滿足,真正的幸福。

請說出你最景仰的人
佛陀是我最景仰的人,他教導我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今天我們可以做什麼,或是我們做了什麼,都是宇宙中的因緣聚合,沒什麼好居功。但我們仍要善盡因緣,盡一己之力促成一些改變。

你至今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克服?
推動動物福利的過程中,挫折總是反覆不斷地出現。我們也是人,也會有焦慮、憤怒的時候,但「沒有生命應該受苦」,因此我總是告訴自己:「因為我夠強悍,所以我要繼續下去。」

你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
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就是「所有生命都受到合理對待」,我所說的生命,包括了人和所有動物。

你還有什麼理想未實現?
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生命深陷苦難,想讓全體都受到幫助是天方夜譚。但我認為只要努力去做,就有機會產生「蝴蝶效應」,由少數人開始影響多數人,現況也就會逐漸改變。

你認為講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講義的內容多元,期盼未來講義能針對社會上應該被關注的議題,進行更專業深入的分析報導,成為社會改革的軟性力量。

【Dog汪汪保健室】狗狗口腔護理保健 養狗必知



導讀:狗狗口腔疾病佔消化系統疾病的20%,而間接引起的病例可達60%,可見狗狗口腔護理保健的重要性,常見的犬口腔疾病包括牙結石、牙周炎、口腔潰瘍、嗜酸性肉芽腫、面部骨折和口腔異物等。以下文章愛狗的你一起來關心。

狗狗牙齒的認識

❤狗和人類一樣,在剛出生的時候口腔內是沒有牙齒的。
❤直至到了三至五週的時候,小而尖銳的暫牙才從小狗的牙齦冒出。
❤在第四個月,陪伴狗一生的恆牙便會長出。
❤但是由於恆牙在生長過程中,會推壓暫牙的根部,使牙齦出現發炎和腫脹的情形。
❤儘管出牙跡象各不相同,但每隻小狗都會常常表現得煩躁不安、排斥食物、流口水甚至嘔吐。
❤許多小狗更會顯現出想啃咬硬東西的動作,這樣做的目的促使暫牙脫落,止住牙齦受擠壓而引致的疼痛,所以主人不用太過擔心小狗換牙時出現的異樣。
常見狗狗口腔疾病

❤臨床常見的犬口腔疾病包括牙結石、牙周炎、口腔潰瘍、嗜酸性肉芽腫、面部骨折和口腔異物。
❤一般共有的症狀為:吃食謹慎,雖有食慾但拒絕吃食、流涎、拒絕觸摸、食慾下降,逐漸消瘦。
1、口腔異物
❤犬的口腔異物有:較大的骨塊嵌入牙縫、銳利的骨塊(雞骨)刺入口腔粘膜或咽部。可打開口腔檢查或X線攝片。
2、牙結石
❤粘附於犬牙齒表面的鈣化物質。
❤由牙菌斑礦化而成,呈黃白色或黃黑色、質硬,常伴有口臭,牙齦炎,食量逐漸下降,直至拒食。
❤治療上給予洗牙,間斷餵予抗牙結石專用狗糧。
3、牙周炎
❤牙周炎系涉及牙周圍齒齦,齒槽骨組織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如不及時治療能引起齒齦萎縮、牙齒鬆動。
❤由於口腔中細菌侵入齒齦,破壞牙根組織患畜出現口臭、流涎、齒齦紅腫、萎縮、食慾逐步減退。
❤治療上採用潔牙、拔除病牙、全身應用抗生素、复B等。
狗狗的口腔保健五步驟

第一步:牙科檢查
❤獸醫可以檢查出動物口腔內的齒菌斑和牙垢。
❤檢查時使用一種特殊的著色劑可以使齒菌斑更加明顯。獸醫會對寵物的牙齒護理提出一個護理計劃。
第二步:洗牙、打磨
❤獸醫會建議以洗牙、打磨作為護理過程的第一步。
❤洗牙可以除去牙齒上的齒菌斑和牙垢。而後還需打磨牙齒以使齒菌斑難以沉積。
❤徹底洗牙後再進行牙科護理會更容易、更有效。
第三步:刷牙
❤防止齒菌斑的形成最有效方法是刷牙。
❤獸醫會告訴您怎樣用專門為犬設計的牙刷和牙膏為犬定期刷牙。
第四步:注意犬的飲食
❤犬的飲食應該均衡,而且它所吃的食物應根據它的生活方式及其所處的生命週期配製。
❤均衡的飲食可以保證犬的營養充足,尤其是可以為犬的牙齒健康提供所必需的鈣和磷。
❤如果您使用罐頭食品飼餵犬則應在其中加一些餅乾渣以增加食物中的纖維和粗糧。
❤最好不要給犬飼餵骨頭,因為,這會損壞它們的牙齒,造成縫裂並引起疼痛。
第五步:狗咬膠
❤狗咬膠(也叫咬膠)是專門為犬設什的清潔口腔用的咀嚼物。
❤經常咀嚼狗咬膠並且定期刷牙可以減慢齒菌斑和牙垢的形成,改善口腔健康。
❤狗咬膠對齒菌斑、牙垢形成的減緩作用是通過:咀嚼狗咬膠可以產生磨擦以清洗牙齒。
❤表面咀嚼刺激唾液的產生,以中合齒菌酸同其它的咀嚼物不一樣,狗咬膠是可以食用的,這樣就不會有粘性的殘留物弄髒您的房間。
❤狗咬膠構成了犬每天應攝入營養的一部分。
狗狗口腔護理方法

1、應從犬6個月時做起
❤每週刷牙2-3次,一開始狗狗一定會不適應的反抗,但如果堅持做就會養成較好的習慣。
❤先取紗布條蘸少許的生理鹽水纏繞在食指上,順次擦拭牙齦、牙縫,動作要輕,以免損傷牙齦。
❤等狗狗適應後,再蘸少許寵物牙膏,為它刷牙,這種牙膏無需漱口,可讓其自行咽乾。
❤上述操作可持續2週,等犬完全適應後,再用犬專用牙刷給它刷牙,長期堅持後就能得到理想的護理效果。
2、不要過分給狗狗吃甜食
❤如巧克力、糖,以免它發生齲齒。
❤可以餵給它蔬菜棍等各種咬骨,既可鍛煉狗狗牙齒的咬合力, 又可起到清理牙石、清潔牙垢的作用。
3、口腔潰瘍、牙齦紅腫
❤如果一旦發生口腔潰瘍、牙齦紅腫等現象,可用溫生理鹽水清洗並擦碘甘油或抗生素,病變嚴重的話,應用抗生素療法。
4、補充維生素B群
❤常補充一些維生素B群藥物,減少發病率。
5、定期洗牙
❤每半年要給狗狗做一次洗牙工作,可有效預防牙齒問題。

【Dog汪汪保健室】預防狗狗皮膚病 正確觀念不可少

導讀:天氣回暖,也是狗狗皮膚病的高發期,愛狗的朋友應該知道的關於狗狗皮膚病的基本常識。不然到梅雨季節容易因潮濕得皮膚病,皮膚病是狗狗的一種常見病,不僅影響患犬的外觀,更重要的是影響其訓練、作業的正常進行。

狗狗皮膚病的正確預防:

❤狗狗患皮膚病的原因很多,不單止細菌感染或蚊蟲叮咬,一些營養上的缺乏及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也可以引致皮膚病。如要避免及預防狗狗患上皮膚病,就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健康及均衡:
❤建議可以選擇一些天然成分狗糧或專家調製特別針對狗狗皮膚和毛髮的配方狗糧,給狗狗全面的營養,提高狗狗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
2、皮膚病切記要看醫生:
❤儘管皮膚病的成因很多,但表現的症狀一般都很相似,若狗狗不幸患上皮膚病,最好徵詢醫生意見,切勿藥石亂投。
3、家居環境保持清潔:
❤定期為狗狗出沒的地方進行消毒及清潔,切記洗淨殘存清潔劑(因某些清潔劑內化學物質會引致狗狗皮膚過敏)。
4、狗狗保持乾爽及清潔:
❤每次洗澡或被雨水淋濕後,一定要吹乾身體,這樣可避免狗狗的身體潮濕,成了細菌的溫床。
5、狗狗毛髮經常梳理:
❤春天是狗狗換毛的季節,經常梳理,可使已脫落的毛髮不會殘留於身上。而每次梳理後的毛髮更為通風乾爽,減少細菌滋生。
6、提升狗狗自我防禦系統:
❤例如幫狗狗帶上驅蝨帶或適當使用驅蝨及寄生蟲藥,都可幫助狗狗免除蝨子及寄生蟲的滋擾,從而減低感染皮膚病的機會。


狗狗皮膚病的分類:

1、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是指寄生於狗狗批毛與表皮、趾爪的真菌所引起的一些皮膚病的統稱。感染了真菌性皮膚病的狗狗最初會由面部、耳、四肢及趾爪開始發病,並漸漸往身體其他地方蔓延開去。
病徵:真菌性皮膚病,會出現脫毛及毛囊死亡現象。隨著病情的加深,傷口會有滲出物,而且患處會非常痕癢,表皮更會出現鱗屑或痂皮,痂皮下會因感染而含膿或皮膚上出現小膿包。
2、濕疹:
❤濕疹是狗狗皮屑的一種炎症反應,如狗狗的傷口發炎,他會感到異常痕癢,繼而用爪子去搔皮膚患處,加重皮屑損傷和感染,形成惡性循環。
病徵:濕疹患處初期會皮膚變紅。接著嚴重時會有粘性分泌物,再嚴重的話,會有膿包水從皮屑滲出,如果再不加理會,狗狗皮屑便會變黃色而且呈硬狀及出現皮膚壞死,並對狗狗生命會有所影響。
3、疥蘚(皮膚疥蘚):
❤疥蘚是一種可經由接觸交叉感染而傳播的狗狗皮膚病,而且傳播機率頗高。
病徵:疥蘚嚴重時會有腫塊,有時候還會出現魚鱗般的形狀。較為嚴重的還會滲出液體及氣味,這股氣味大多是一陣陣腐臭味,所以絕對不容忽視這種病對狗狗及狗主的影響。


疥蘚可分兩種:

1).穿孔疥蘚蟲症(SARCOPIC):
❤這種疥蘚是由一種叫「大腳蟲」所造成。謹記這種疥蘚是會從狗狗身上傳染人類。雖然不會在人身上大量寄生及繁殖,但也會令人感到痕癢及不適,所以各狗主一定要多加留意阿!
病徵:因此病會嚴重搔癢,狗狗會不停亂抓患處,希望截止痕癢的感覺。最初只是出現在狗狗的耳朵、眼睛、嘴巴和鼻子四周。但是這種疥蘚會一直擴散開去到脖子、背部,嚴重起來可以覆蓋全身及令毛髮脫下。
2).疥蘚蟲(DEMONDECTIC):
❤他們多數寄生於毛囊內,一般狗狗都會有少量寄生,很少會造成太大的毛病。不過,當狗狗受到環境、疾病、藥物的影響,身體抵抗力弱及免疫力下降時(特別是幼犬及老犬),便會慢慢蔓延成為皮膚病。
病徵:初期會是眼旁的一小部分脫下毛髮,然後會慢慢擴展至身體其它部位。不過,這種疥蘚的病徵十分明顯,所以狗主很多時都可以在病發初期發現,接受治療。

文章@寵物百科家族

【汪喵保健室】皮膚皮膚問題多

文章出自:犬髖關節狗友會

引起皮膚的問題原因真的很多
有外在因素:潮濕,皮毛沒吹乾,洗毛精使用不適合,環境過敏,跳蚤咬,細菌感染....
內在因素:對食物過敏,營養素缺乏.....
了解引起的原因可以協助解決問題
如果單純因為外在引起或營養訴缺乏(不飽和脂肪酸)
那麼適當的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 )和正確使用洗毛精都會有改善的效果
許多狗友的皮膚問題也是這樣得到明顯改善的
大部份皮毛出問題,缺乏必需脂肪酸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所以我們才建議有皮膚問題的狗,可以補充魚油類的產品(不一定是膚寶 )
來增強抵抗力和改善

皮毛的問題因素很多,潮濕,清潔用品,洗毛精,食物
.......都可能是造成皮毛問題的原因
內在可以靠必需脂肪酸的攝取來改善
外在因素也要注意
這樣才能幫狗狗有漂亮健康的皮毛

許多營養因素動物本身是不能夠合成的,而必須依靠外源食品來補充,而(EFA)就是其中的一種,當犬體內缺少EFA 時,會發生皮膚乾燥,鱗屑,癢,等 系列相關的皮膚問題,所有的動物都需要適當的營養以維持健康及預防疾病。而許多必須的養分無法由動物身體自行製造,需要靠日常的膳食來補充。 其中一類的必須養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Essential Fatty Acids(EFAs,必須脂肪酸)。科學家首先在1929年發現EFAs的重要性,缺乏EFAs會導致成長遲滯,皮膚損壞,器官失調,以及影響生育等諸多問題,

當然,皮膚的問題還有許多外在的因素,如氣候,潮濕,過敏,洗毛精,照護方法是否正確,都是相關影響的因素
內在的補充必需脂肪酸(EFA)主要是在提昇自體的對抗能力,我相信這會比不斷以藥物治療外,對狗狗有更實際的幫助
在此,我對魚油幫助皮毛的問題給予高度肯定

狗狗容易有皮膚問題的狗友可以嘗試看看,當然,使用需要一點耐心,以我的經驗大約4周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
如果狗狗有缺乏必需脂肪酸,就需要有長期使用的準備,當然要選擇那種商品,狗友可以自行比較

補充說明
EFA必需脂肪酸的主要組成成分包括Omega-6, (LA,亞麻油酸), (GLA,Gamma-亞麻油酸), Omega-3脂肪酸, (ALA, Alpha-亞麻油酸), 及相關衍生物如(DHA), (EPA)。以上的成分都被視為是健康的必要元素。

魚油中主要有含量豐富的EPA和DHA但是(LA,亞麻油酸)多存在於植物油中,如玉米油及葵花油,而 (ALA, Alpha-亞麻油酸)則最常見於亞麻籽內。而最佳的 (GLA, Gamma-亞麻油酸)則來自於琉璃苣、月見草或黑醋栗油中。
故如果只單純購買人吃的魚油只攝取到(DHA), (EPA),而無法攝取到LA,GLA,ALA的部份
這是效果上會不如針對皮膚問題設計的狗狗專用產品的主要原因

理論上要選人吃的魚油就需再吃月見草油,....等才完整,而使用人吃的這部份在攝取量的控制上是一個大問題
這也是最後我直接選擇狗狗專用的產品的原因,除了營養配方較完整,劑量適當使用方便
狗友如果選擇這類產品可以依此成份原則幫狗狗做選擇,選擇成份中比例越完整的商品

【Cat喵喵保健室】直至近日的貓飲食心得(一)關於乾糧




最近有對於貓飲食關心的新朋友,
問了我這樣一個好複雜的問題,我覺得光是回答他好似有點浪費這樣的一個題目,
於是試著寫了下來,很感謝他問我一堆問題,讓我對於我這幾年所看到跟體驗到的一些資訊做了一些整理,
雖說很多事情我尚不懂,但很感謝屁屁為我親身示範跟解釋我該怎麼去做。

Q:您在部落格上不只一次提到飼主們應該多了解各方說法,並學習去辨別真假利弊—
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但卻也很困難。我自己在吸收許多飲食相關新知時總會遇到一個困難:
就是網路上、獸醫告知的、書籍上、親友分享…給的資訊與理論(如國內外生肉餵食法這個範疇中就有很多不同的理論)
多種多樣,其中總有矛盾衝突之處(一般飼料大廠的宣稱與非主流餵食法、非主流餵食法之間),
支持者也時常相互質疑。您自己是如何確知些知識或理論較為可靠?


A:
雖然說乍看之下很複雜,但當我自己試著理清一些原理之後,赫然發現許多爭議根本就沒有爭議可言^^"",
主人要做的就只是要做更多的學習跟學習,以及搞懂其中利弊,進而選擇做法罷了;
不過我最怕的主人類型是鬼遮眼的類型,貓咪的反應已經告訴主人很多訊息了,
但是主人忽略或不關心,或是因為成見接收成錯誤的訊息,或是"溺愛"而不願改變,
結果講也講不聽, 那就算知道了相關訊息也沒用........ ,不想改善的人只會用藉口去推拖一切。


<乾糧>
對於乾糧基本上我是很不親善的態度,
原因為何我可以條列出許多我自身對它不滿的理由,這些都是很淺顯易懂的理由,一般人一定都可以理解,
吃不吃可以有許多個人的理由,只是要給至少也要理解自己在給什麼,不只是給貓吃的,給小孩吃的,
給自己吃的食物都是一樣的道理。



從食物型態來看

通常我會說乾糧最大的問題就是:它不是食物,它只是類食物,它是一種錯誤的食物型態。

關於"食物"是什麼? 近期來我很推薦麥可.波倫所撰寫的"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
以及"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
這位美國著名的飲食作家把我長久以來的內心莫名疑惑,
用他飲食記者\飲食作家的身份有條理地書寫出來,他的書文筆很好看很好吞,
絕不會只用一堆你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唬得人團團轉,
用這般觀念去看待市面上的寵物食品我相信就不會太過迷惑。



以下摘自博客來 "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 的部分內文: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2341

飲食與健康的關係,基本上你只需要知道兩件事,這也是所有參與營養戰爭的陣營都毫無異議的兩點。而對你更重要的就是,光靠這兩點就足以讓你養成實惠好用的飲食習慣。

事實一:所謂的西方飲食,通常指的是許多加工食物與肉類、許多額外添加的脂肪與醣類、許多精製的穀物;是除了蔬菜、水果、全穀物之外的其他許多東西。而吃西方飲食的人,則有很高比例罹患所謂的「西方疾病」:肥胖症、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實際上,所有的肥胖症與第二型高血壓、百分之八十的心血管疾病、三分之一以上的癌症病例,都和飲食有關。美國十大死因的前四名,都是和這種飲食有關的慢性疾病。營養學研究的爭論不在於飲食與這類疾病的明確關連,而是要找出西方飲食中造成這些慢性疾病的有害營養物質。是飽和脂肪酸、精製碳水化合物、纖維素不足?還是反式脂肪、ω-6脂肪酸?或者是其他東西?重點是,作為飲食者(倘若沒有身兼科學家),我們知道自己得有所行動:不論原因為何,這種飲食本身就有問題。

事實二:吃各種傳統飲食的人們,通常不容易得到這些慢性疾病。有些傳統飲食所含的脂肪非常多(格陵蘭的因奴伊特族人飲食中大部分是海豹脂肪),或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中美洲印第安人飲食內容主要是玉米和豆類),甚至含有非常多蛋白質(非洲中部部落民族的主食是牛血、牛肉和牛乳)。這三個例子比較極端,但對於食材種類較多的其他傳統飲食也是一樣。這意味著,人類的飲食沒有單一標準,人類這種雜食動物能適應的食物及飲食方式非常多。但現在出現了例外:我們很多人在吃的西方飲食。這在演化上是相當新穎的飲食內容,對人類文明而言更是一項傑出成就:發展出一種會讓人類生病的飲食。(現在人類的壽命雖比以前長,甚至比依循傳統生活方式的人要長,但是壽命增加的主因是嬰兒的死亡率降低、兒童的健康水準提升,而非飲食。)

其實還有由前兩項事實衍生而出的第三項事實:停止西方飲食的人,健康皆獲得顯著改善。有優秀的研究指出,西方飲食造成的影響是可以消除的,而且速度相當快。在一項分析報告中,典型的美國人只要適度遠離西方飲食(與生活方式),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會就會減少80%,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減少90%,得到直腸癌的機會就會減少70%。

奇怪的是,這兩項(或三項)事實,並沒有成為我們營養學研究內容的核心,也沒有成為公眾飲食健康的訴求。相反地,我們集中心力在尋找西方飲食中的邪惡營養素,好讓食品製造商修改他們的產品,而無需打亂整套飲食方式;或是讓藥廠能發展出對抗這種邪惡營養素的東西,好來賣給我們。何必這麼累呢?

這是因為西方飲食方式牽涉到許多利益,食物經過越多道加工,獲利就越多。醫療產業也因為治療慢性疾病而賺大錢(美國每年在醫療上就花費兩兆美元以上,其中有三分之四用在治療慢性疾病),畢竟預防疾病不太能賺錢。我們把顯著的事實擺在一旁,反而一頭栽進於區分營養素的好壞。

每當有新的研究出爐,營養成分的特性就跟著變化。不過對於營養工業界而言,這種不確定性未必會造成問題,因為混亂也能讓事業發達,營養學家變得不可或缺。食品製造商可以根據最新的發現,重新改造產品(及其健康奇效)。接下來,媒體相關人員就可以跟著新的議題,寫出一連串有關新食物與健康的報導。人人都是贏家,唯獨吃下這些東西的人是輸家。




--------------

這段文章內容其實很簡單,
只是單純闡述加工飲食vs傳統飲食對於食用者所造成的影響,
人的近期食物發展就能這樣弄得病態百出了,那寵物食品呢?願意關心的人應該能自己想很多。

在4年前我剛養貓時,當時最熱衷的部落格不外乎也包括了著名的貓薄荷部落格,
當時名子還叫生活記錄。記錄生活,我覺得很難搜尋,於是加入了我的最愛努力要吞這個網站的內容,
部落格版主對於貓的各種知識十分地用功做功課,
於是我看了以後當時也很盡力想把上頭認為不錯的食物提供給屁屁吃,
包括最好的乾糧以及最好的罐頭等等,只要我能力所及都想買來給他吃看看,
就這樣吃了一陣子後,他的第一次健檢非常出乎我意料,
我沒想過我的第一隻貓才一歲多的貓竟然會被說是慢性腎衰竭,
並要求吃處方乾糧,在跟第一個醫生嘗試一些飲食的調整過程中,
我一直問自己 "我不是給他吃最好的食物嗎? 為什麼他病了?"
漸漸地我開始懷疑是哪裡出了錯。

貓友們的生食跟煮食經驗給了我一些啟示,
貓薄荷的網站告訴我貓吃肉,不吃一堆穀物製品,貓不能吃太多碳水化合物,處方飼料的成分很差,
這些都是事實,而我也漸漸地去懷疑一個我當時尚解釋不清的事情,
"難道沒有人覺得他們看不懂這些飼料成分分析到底是什麼? "

我想起一個過去曾看過關於簡單看食品標籤的方式:
如果食品成分中有你看不懂的成分就別吃。

有一陣子我真的搞不懂到底我還能吃什麼?
放眼商店中幾乎所有的食物包裝上都寫了我看不懂的食品添加劑成分,
而這些貓糧說實在的我也幾乎看不懂在寫什麼......除了幾個有看過的動植物名子......。
難道說只有我這麼覺得嗎?




由影片"源來如此"
http://youtu.be/G9GRFjQ4DJM

以及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 譚發瑞博士的講義
http://www.as.nchu.edu.tw/lab/5A/%E5%8B%95%E7%89%A9%E5%89%AF%E7%94%A2%E7%89%A9%E5%88%A9%E7%94%A8%E8%AC%9B%E7%BE%A9/%E5%8B%95%E7%89%A9%E5%89%AF%E7%94%A2%E7%89%A9%E5%88%A9%E7%94%A8%20%20Lecture%2014%20Pet%20food%20(hnadout).pdf

網路上找到的混入穀物的禽畜肉粉的製做方法簡述
http://www.chemyq.com/patentfm/pt21/207083_B3677.htm

可以看到乾糧由各種粉狀原料混合切割,高溫乾燥,最後噴上吸引貓食用的某些原料,
而原料裡的肉粉,已經預先把禽畜肉加工成肉泥進行乾燥處理,製成粉狀,
看來要製乾糧的過程中早已經不知道經過多少次加工,損失不知多少營養成份,
最後再添入科學家所認為的營養成分,從前面已經知道,營養科學總是一再地推翻前人說法跟變化理論中,
食品添加劑好壞說法也可以跟據不同立場去做解釋,
有趣的是隨著營養科學的流行,也可以從人的加工商品食品包裝上寫各種添加營養素觀察,
像以前是添加β-胡蘿蔔素..... 前幾年是寒天添加...... ,
如果想知道最近新流行什麼可以到貨架上去觀察,我覺得是很有趣的事情,
好像只要大家希望要多什麼,廠商馬上就加給你。

我從各個生食或自製貓食的專家論述中可以得知,
不論是血肉骨骨髓內臟脂肪貓吃入以後都有其作用性,
把原料都一一破壞成粉狀後再添入從原料分析出來的營養成份,如果還可以跟原來的食物型態劃上等號,
那人早就都吃乾糧就好了(友人說: 那就是泡麵啊!!!),不用叫大家多吃全穀以及新鮮食物,
這是不是一種間接承認科學界其實還是無法確知要如何補回食物加工過程中已失去的成份?
我看過一些相關科系的人對於我這種講法覺得很無法認同,由我看來他們的辯證過程太過理論跟理想化,
要是乾糧真的已經發展得很完美能比擬真實食物順利運作於身體中,就沒有這麼多貓會吃到生病了。





乾糧導致許多慢性疾病

"貓是肉食動物"這是多麼常識性的一句話,
乾糧常常比較讓人知道的詬病之處是由於成份常常高達40%是碳水化合物,這會進而導致許多疾病,
在台灣如果很關心貓飲食的人應該大部分都有看過Dr.Pierson網站上對於乾糧造成各種疾病的警告:
http://www.catinfo.org/
http://avetsnote.tumblr.com/Feeding-Your-Cat

很不巧得我的貓也符合過很多項目:像是肥胖、毛球、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以及碳水化合物會造成情緒容易暴躁不佳,
當初我毅然而然地放棄乾糧已經很清楚感受到不同於過去的變化,經過這幾年以來,
我漸漸地發現原來這並不是只有我的貓才有的症狀,已經有更多主人在分享轉食經驗時,
他們也陳述著類似的經驗。

這幾個月當我閱讀"Dr. Becker's Real Food for Healthy Dogs and Cats: Simple Homemade Food",
讓我震驚到的乾糧原來有更大的問題是錯誤的食物會影響免疫系統,
書中Dr. Becker於說明碳水化合物部分,
提到貓與狗的健康基礎出自於腸道健康,還與腸道中的特定菌種有所關係,
好菌可以經由補充的方式增加,但要讓所有系統運作順利,還是要讓適合的食物進入腸道中,
碳水化合物會促進身體慢性發炎影響免疫系統,於是就會發生像是皮膚病、過敏、消化不良、
Organ dyfunction、腸躁症、腸漏症、免疫系統疾病、內分泌失常........... 甚至是癌症。

基於這個出發點,我開始去看人的腸道健康書籍 "蔡英傑博士的著作 - 腸命百歲",
發現原來人的腸道中的菌種有分好菌以及壞菌,
要吃對食物,腸中餘下適合的食物殘渣才會養出比壞菌更多的好菌,好菌會影響腸道毒素量的增減。

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也是免疫器官,營養素能被腸道高效率的吸收,
相對的壞的毒素病菌也同樣會被高速率吸收,
因此人的身體有高達七成的免疫細胞集中在腸道,用來保護腸道黏膜的安全,如果腸道不好,
好菌被壞菌打得淒慘,接著影響至腸道黏膜以及免疫細胞都敗陣下來,那免疫系統應該也不太樂觀。


雖說以上是人書所解釋的,但我相信貓狗的腸道健康也是類似道理,
而人是雜食偏素,因此會訴求肉吃少一點,適當的堅果澱粉然後蔬果多一點,
貓已經說是肉食動物了,我相信貓已經被人馴化5000年來,主要用於補食嚙齒科的作用,
生理並不會因為被主人養幾年就會轉化為雜食可以吃大量穀類或澱粉的貓,
想想肉食動物的腸道內有許多不是肉甚至不知是什麼的食物殘渣是要養出什麼好菌?
有趣的是當我看完這個觀點後,也被告知原來不只是Dr. Becker有提到腸道菌的觀點,
其實BARF的醫師也有提到腸道菌與免疫系統相關的說法。


節錄自http://chim1237.pixnet.net/blog/post/30900730

【Cat喵喵保健室】早期絕育的好處 An overview of pediatric spay and neuter benefits and techniques




原出處: Veterinary Medicine Feb. 2011 Vol.106, No.2

節錄
所謂的早期絕育是指8到16週齡間接受手術。

優點

減低乳腺腫瘤和行為問題的發生機率
手術過程較簡單、快速,如此一來副作用也較少。麻醉甦醒時間和術後復原較成年動物來的快。

過去的疑慮

肥胖 - 這是個多面向的問題,並不單純受絕育與否影響。(絕育是個誘因,但彼此間沒有絕對關係。)

生長停滯 - 已被證實是錯誤觀念,事實上除去荷爾蒙的影響反而會使骨頭的生長板較晚癒合,但這不會影響到最終發育的結果。

髖關節發育不良 - 關於幼年絕育會不會增加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率,目前還沒有明確答案。Texas A&M University得到的研究結果顯示沒有影響,但Cornell University認為發生率有些微上升。有趣的是後者的另一項研究指出在成年後絕育的犬隻因為髖關節問題安樂死的比例高出三倍。

貓的尿道阻塞 - 『太早絕育會使公貓尿道的管徑變小』,這個論點已經被證實是毫無根據。在七週齡接受絕育手術的貓,他的尿道直徑和七個月大才接受手術的貓沒有什麼差別。

尿失禁 - 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結果尚未統一,也有報告指出在第一次發情後接受手術的狗發生尿失禁的機率反而增高。

【Cat喵喵保健室】 貓 咪 的 醫 療 與 保 健



一. 貓咪之生理資料:

正常體溫: 38 - 39ºC,仔貓體溫略高: 38.5 - 39.5ºC

呼吸數: 20 - 30次/分

心跳數: 成貓: 100 - 120次/分, 仔貓: 110 -130次/分

體格大小: 不同品種有所差別。一般平均大致是體長30 - 60公分、高25 - 40公分、體重 2.5 公斤。體長為胸骨端到坐骨端,高是從肩胛骨到地面的距離。

二. 幼貓發育程之獸醫保健:

1. 1-4週: 出生後1至2天請獸醫師檢查是否有先天缺陷或畸型。

2. 4-8週: 糞便寄生蟲及全身檢查。漸漸餵食泡軟或肉泥飼料。

3. 8-12週: 滿8週齡時應注射第一劑預防針。開始補充維他命、牛膽素或其他營養品。

4. 12-16週: 滿12週齡時注射第二劑預防針。幼貓完全獨立脫離母貓時,畜主應代替母貓在家做日常之生活保健。

5. 16-18週: 滿18週齡時注射第三劑預防針。以後每年注射一次即可。

6. 4-6月: 非繁殖用之幼貓此時可考慮結紮手術。

6. 6-12月: 每年至少應做二次糞便檢查。在幼貓滿一歲時應慎選成貓飼料。

三. 成貓(12個月以上)之保健:

1. 醫師建議您: 貓咪因尿道較窄小,易患尿道結石(FUS),尤其公貓更常見,故應選用低鎂、低灰份之成貓飼料,可降低患病機率。

2. 貓咪時常以舌舔理身上毛髮並將毛髮吞下,如會嘔吐吐出,通常不會造成傷害,但若吞下之毛髮在胃中蠕動結集成球(稱毛球症),則需要開刀取出,否則會有生命危險。養貓人士應在平日經常地為愛貓刷毛,以減少毛球,並餵食"化毛膏",使貓咪將毛髮自然吐出或隨糞便排出。

3. 貓咪為敏感易中毒之動物,故您使用任何藥物都應選擇無毒性或獸醫師推薦者,切勿自行餵食或在貓咪身上噴灑、使用藥物。

4. 定期健康檢查: 糞便檢查(腸內寄生蟲)及血液檢查(血液寄生蟲)。

四. 老貓(8歲以上)之保健:

1. 請注意維持愛貓的理想體重,以減輕愛貓心臟的負擔。

2. 老年貓的運動量減少,應減少餵食量或選用低脂肪飼料。

3. 請注意愛貓之口腔衛生,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4. 愛貓一旦有任何不適,請立即診治,以使愛貓有個快樂的晚年。

五. 注意事項: 在平常的時候,畜主應定期為愛貓自行檢查,如發覺有嚴重的問題,應儘快送到獸醫處就醫。

1. 腹瀉: 這通常都是由不良的飲食所引起的,包括牛奶及其他乳酪製品,這些其實都不該餵給你的愛貓。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則是其他原因。不管是何種原因,應該強制12小時禁食,然後重新餵食,但只應餵飼高品質的貓食。如果再發度發生腹瀉,那就必須就醫。

2. 眼、耳發炎: 通常的症狀是流眼淚或有液狀耳垢。當耳朵發炎時,可能會產生臭味,而貓咪可能也會不停地抓癢,此時應立即就醫。

3. 黃色或褐色牙齒: 這是由牙石所引起,通常會導致牙齦發炎,甚至出血、流口水、口臭及食慾不振。唯一增進愛貓牙齒健康的飲食就是乾飼料,因為乾飼料本身有天然潔淨牙齒的作用。

4. 外在的寄生蟲: 愛貓及愛貓族最痛恨的敵人就是跳蚤及蝨子,牠們是最常見的寄生蟲。症狀通常是持續性的癢及毛髮脫落。經常在戶外梳毛會減少問題,但未徵求醫師同意之前,請勿使用任何除蚤粉或毒藥。

5. 嘔吐: 貓咪的好奇心是眾所皆知的,而通常會嘔吐只是因為牠要吐掉早先不該吞食的東西。所以偶而發生嘔吐現象時,請別緊張。但如果你的愛貓一天嘔吐數次,起因可能是因為毛球、寄生蟲或其他嚴重的問題,應該就醫。

6. 其他症狀: 飲食不順、食慾不振、體重突增或突減、口臭、流口水、脫毛或光澤暗淡、皮膚狀況起變化、眼睛發紅或不停流淚、流鼻涕等,狀況持續或嚴重時即應送醫診治。

六. 畜主給予愛貓之家庭保健: 往往在獸醫指點後,你可以做很多健康的療程。

1. 藥片: 千萬別妄想把藥片混在貓咪的食物裏面,因為這是行不通的。還不如把貓咪抱在你腿上,抬起牠的頭,然後在嘴角處用力將牠的嘴巴打開,將藥片儘可能地往舌頭後側塞,再將牠的嘴巴合住,輕輕地按摩牠的喉嚨數下直到牠把藥片吞下。

2. 液體: 將塑膠注射管由貓咪的嘴角插入,插在臉頰及臼齒之間,然後再緩緩地注射液體藥劑。

3. 測量體溫: 我們一般所使用的新型電子數字耳朵溫度計也可以用來測量貓咪的體溫,這種體溫計雖然較昂貴,但可以減掉不少痲煩。用一手扳住貓咪的頭,再用另一隻手將溫度計插入耳內,即可測到體溫。

4. 眼藥水及藥膏: 用一隻手緊抓住牠的頭部,以拇指及食指扳開牠的眼皮,再用另一隻手來點眼藥水或抹藥膏。請小心注意,手指、小軟管及點滴器不要碰觸到眼睛。

5. 耳藥水及藥膏: 同樣地用一隻手握住牠的頭,再用另一手點藥水或上藥膏。如果藥必須上在耳道,那就輕輕地揉牠的耳朵,以便把藥推進耳道

【Dog汪汪保健室】濕疹及異位性皮膚炎

濕疹,顧名思義是因為潮濕而引發的皮疹,所以毛一定要吹乾,要吹到很乾,才不會得濕疹。

如果你認同以上的說法,請把以下的文章內容看完,再做結論。

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保護與隔離。皮膚是身體的鏡子,它反應出身心的健康狀況,因為皮膚與免疫系統及精神狀態息息相關 。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睡飽飽、心情好,皮膚看起來容光煥發;熬夜、心情不好,皮膚看起來黯沉蠟黃。

皮膚問題佔獸醫門診病例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成為獸醫最大的收入來源。濕疹表現出皮疹、搔癢、發紅、發熱、結痂、脫屑、乾燥、龜裂、滲出、潰爛。有時候僅表現出一種症狀,有時候同時表現出好幾種症狀。濕疹又容易和異位性皮膚炎混淆,濕疹及異位性皮膚炎其實是個謎樣的疾病,起因不明且難以確診。可以確定的是,它與缺乏維生素B群時的症狀幾乎一模一樣。

不論是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都是皮膚發炎的現象,只能看作是一種症狀,並非疾病本身。就像發燒本身並非疾病,它是一種症狀,起因可能是病菌或病毒感染。因此如果只治療症狀,疾病本身是不會痊癒的。

濕疹及異位性皮膚炎可以被看做是皮膚過敏的一種表現,通常是因為皮膚過於乾燥,導致角質層沒有足夠的水份和油脂,無法發揮正常的保護功能。

狗狗是食肉目,自然的食物中沒有穀類這種東西。狗狗的消化系統及肝臟對穀類很頭痛也很吃力,穀類中的麩質會引發過敏反應。

紫外線會引發皮膚過敏反應,將狗狗的被毛剃光光,會讓濕疹及皮膚炎更嚴重。被毛相當於第二層皮膚,能阻擋紫外線、灰塵、花粉、污染的空氣及各式各樣的過敏源。沒有被毛的保護,更容易過敏。

洗完澡用毛巾擦乾即可,不要用吹風機吹到乾。在炎炎夏日裡吹熱風,對狗狗和人而言,都是一種很大的壓力。趁著夏天正熱,不妨試試看擦乾,觀察狗狗的皮膚會因此而得濕疹嗎?或是讓皮膚問題更嚴重?

使用天然成份的洗毛精,不要購買"功能性"洗毛精。越多功能意謂著越多添加物,強力去污、美白、蓬鬆、除蚤、去味、增毛、潤絲、柔順,這些不同的添加物增加狗狗皮膚過敏的機會,洗毛精惟一的功能就是清潔,沒別的。

濕疹及異位性皮膚炎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種症狀,起因於營養失衡和皮膚過於乾燥。以下是我的建議:

【體內保健】
給狗狗一些真正的肉,牛、羊、雞、豬、鮭魚皆可,不要去油。
蛋黃及肝臟中有豐富的維生素A 和 B群,有益皮膚。
不要吃穀類,不論是飼料、滷肉飯、餅乾或麵包 ( 身體健康的話可以給予少量)。
不要吃玉米、大豆、花生 ( 身體健康的話可以給予少量)。

【外在保健】
使用天然成份的洗毛精,即使天天洗也不傷皮膚。
被毛不要剃光光,至少保留 0.5cm 的長度。
夏天洗完澡擦乾即可。

【治療用品】
天然的維生素B群 (內服)
天然的維生素C (內服)
月見草油 (內服)
生南瓜籽油 (內服)
紫錐花乳霜 (外用)



歡迎轉貼、引用及分享,請註明以下出處:
作者 Fay
狗狗保健室 http://fay7.pixnet.net/blog

幫你的貓按摩吧:貓的穴道圖




貓也需要放鬆,梳毛的時候順便幫他按摩,你們會更親近



by 貓手



文章@心岱貓推理

我與愛滋貓

我與愛滋貓

我與愛滋貓(轉貼自http://blog.sina.com.tw/apple58182001/article.php?pbgid=23928&entryid=319619&comopen=15)


沒有圖
當初發文是想紀念一隻因為愛滋而莫名其妙被安樂的大肥貓
那隻大肥貓叫作奇奇
樂天知命隨遇而安的奇奇
因為人的無知與懦弱
結束了他原本還不該結束的貓生

2005.08
前一陣子為了手中待送養的狗狗 
整天不停的瀏覽各大送養網站 
有隻巨型愛滋貓奇奇總引得我分神去多瞧他幾眼 
沒想到 真的萬萬沒想到 
今天在一個忙碌工作的空檔中看見他被安樂的訊息 
我的嘴巴真的久久無法闔起 
或許奇奇真的並不是那樣痛苦的離開這世間 
或許奇奇並不知道他的故事讓許多素昧平生的人震撼不已 
或許做這樣決定的主人及動物醫生 
是在一個我不能體會的難處之下不得不的決定 
我並不想批評(也沒有權利去批評) 
我只是想說說養過兩隻愛滋貓的心得與感想 
希望下一次再有誰遇到一隻愛滋貓時 
可以參考參考我的經驗 
或許你所遇到的愛滋貓會有除了被安樂以外的選擇 
我的兩隻愛滋貓分別是奈奈跟大胖貓 
奈奈是我第一隻認識的浪貓 
開始定點餵養奈奈那群浪貓朋友後約半年 
我認識了大胖貓 

那又是在一個新的定點餵養區 
這些相遇故事算起來已經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三年多前我帶了奈奈跟我到淡水新居一起生活 
同時還有其它貓咪(沒有隔離) 
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奈奈是愛滋貓 
一直到幾個月後奈奈牙齦出血 
帶到動物醫院治療時才發現 
當時的動物醫生也曾建議我讓奈奈安樂 
當然 
我婦仁之仁的想了一會兒 
決定就還是大家一起生活吧 
奈奈在我家生活了近兩年才離開人世 
這期間我家的貓咪從四隻變成七隻 
我每天每天都花上至少6~8小時照顧觀察他們 
因為我需要很確定他們彼此的互動狀態 
有沒有可能讓感染愛滋的危險機率提高 
我長時間的觀察跟調整每隻貓咪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 
因為我知道疾病的產生跟至害 
其實是動物個體.病原與環境因子互相失去了平衡才會造成 
貓咪不良的互動很可能會因此感染病原並同時讓環境緊迫因子產生 
雖說不良的互動除了跟每隻貓的天性不同有關外 
我亦深刻的體認到 
不良的互動跟主人所謂的飼養管理或是主人飼養的邏輯很有關係 
為此我花非常多的心力去調整去安排去安撫 
貓咪是很敏感的動物 
主人的態度往往是貓咪精神上安定與否的關鍵 
所以我的奈奈與其他貓咪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 
我幾乎可以很有把握的說 
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不會有貓愛滋的傳播在我家發生 
那另外的1成感染機率呢 
貓的生命最多十幾年 
貓愛滋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 
並不會有立即性的危險而致命 
說不定大多數的貓在擔心感染上愛滋病或被發現有愛滋病以前 
就因為其他疾病或意外而往生了 
所以為了那一點點可能感染的機率而去斷送一條生命 
我倒覺得有點可笑 
這也是奈奈往生後半年左右 
我把已經年老體衰不再能有雄風的大胖貓帶回家一起同住 
雖然他也是一隻愛滋貓(後來又有糖尿病) 
雖然他只與我們共同生活約半年(急性腦膜炎往生) 
但我永遠記得這兩隻超級貼心超乖的貓咪與我們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 
奈奈愛吃小魚乾 
大胖貓愛吃油雞腿 

有趣的是這兩隻愛滋貓都很會幫我照顧中途的小貓 
這些年來接手過的中途幼幼貓有許多 
每次小小貓咪有什麼狀況的時候 
奈奈也好大胖貓也好 
都會趕緊來我身邊喵喵叫引我到小小貓身邊 
大多數的時候只是小小貓大便了或是要吃飯了所以叫了幾聲 
所以對我來說 
奈奈跟大胖貓就像我家的貓族長老 
幫我照顧著守護著家中大小貓咪們 
當然有一個部分我一直沒提到 
但是這部分我認為相關資訊已經夠豐富了 
實在不需要我多著墨 
那就是愛滋貓的照顧跟醫療 
這真的是要花上許許多多心力與時間(金錢反而相較之下顯得不那麼的多) 
我承認我每天都睡得不多 
我也是一個有執業資格的公務獸醫師(所以對於疾病我也不是那麼沒知識沒常識) 
面對貓咪們 
尤其是我家貓族長老的奈奈跟大胖貓 
我當然有許多偏執跟盲點 
我並不是要鼓勵大家把愛滋貓跟健康的貓養在一起 
但如果真養在一起或是沒有地方隔離的時候 
也不會馬上就會感染就會死 
愛滋貓真的如此洪水猛獸般令人退避三舍嗎 
有需要非給他安樂不可嗎 
愛滋貓真的不能跟其他沒有愛滋的貓共存嗎 
我們做為一個主人或是做為一個動物醫生所知所學就能代表整個生命的全部了嗎 
當然面對像這樣的事情每個人有不同的切入點 
但是生命要在能繼續存在的情況下 
我們才能去改變或是改善一個現狀一個難題 
把生命終止了 
談什麼都沒意義了 

奇奇 
很遺憾我幫不了你什麼忙 
如果你在天上遇到我家的奈奈跟大胖貓(2007.01.26 其實我很想念你們兩個ㄝ!) 
請幫我問聲好 
祝福你
Blogger Tips and TricksLatest Tips For BloggersBlogger Tr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