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3年1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藍巧軒編譯,蔡麗伶審校
格陵蘭冰層融化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不過,一份由來自14個國家共300位科學家共同進行的最新研究指出,格陵蘭並不像過去所預測的那麼容易融化,因為他們發現在距今10萬多年前地球氣候較溫暖的時期,格陵蘭冰蓋也僅消融了的四分之一。另外,他們也發現,南極冰層融解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度,和格陵蘭冰蓋融化的貢獻度相當,甚至佔更大的比重。
過去一個世紀當中,地球海平面上升了17公分,而其上升速率還在逐漸加快中,從孟買到邁阿密的海岸與城市,莫不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氣候學家正努力調查格陵蘭及南極大量的融冰可能會造成的風險,以進一步制定海岸保護計畫。
科學家把格陵蘭西北部一處深達2.5公里的冰蕊取出檢驗,結果顯示在13萬到11萬5千年前的伊緬(Eemian)間冰期初期,冰蓋的厚度僅僅消融了400公尺。根據1月24日刊登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報告,他們預估格陵蘭失去了大約其總量四分之一的冰層。
研究計劃主持人、哥本哈根大學教授Dorhte Dahl-Jensen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指出,「格陵蘭冰層融化的量,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和緩很多。」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格陵蘭因氣候變遷而導致無法回復的冰層消融,此現象要歸咎於化石燃料使用,尤其是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大國更是主要的歸責對象。
有限的融冰量同樣令科學家感到驚訝,他們從冰層中的氣泡裡所含的化學物質推論,伊緬間冰期的溫度比現在還要高上攝氏8度。
Dahl-Jensen說,「我們可能會在接下來100年內再次達到伊緬期的溫度。」南極地區是全球增溫最快的區域之一。溫室效應所造成2至3攝氏度的溫度上升,可能會使格陵蘭溫度上升8攝氏度之多。
聯合國氣候學家小組表示,在這個世紀內海平面可能會上升18到59公分,若格陵蘭或北極的冰層融化速度加快,將可能更嚴重。他們也預期將會有更多水災、乾旱與熱浪出現。
事實上,已經有伊緬間冰期的徵兆出現了。來自美、加、法、德、英、日、韓等多國的科學家在2012年7月,曾目睹到整個格陵蘭被冰層融化後產生的水所覆蓋。Dahl-Jensen表示,「那些水甚至流到我們的營地來。」
冰蕊由每年的降雪堆積而成,它可以像樹的年輪一樣用來判定冰層年代。伊緬間冰期可能是長年來地球圍繞太陽運行軌道自然變遷所造成的結果。
科學家預估,在伊緬間冰期內,地球海面上升約4到8公尺,其中格陵蘭的融冰僅造成了2公尺左右的上升。
這就表示至少有一半或更大量的融冰是來自南極─地球上另一個大型的陸冰儲存處,相較於北極海中的浮冰,南極陸冰的消融更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不過,因為南極大陸的西側氣候過於嚴酷,目前還沒有辦法對此地冰層做出詳細調查。
文章@台灣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