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前線:自由貿易協定的生態代價

■趙家緯

隨著經濟體系全球化,貿易政策對各國經濟結構的影響與日益增,進而造成環境品質的變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既指出貿易政策對環境的影響可分為以下4個層面:

●產品效應(Product effects):  貿易標的物對環境的直接影響,正面的例子為污染防治設備的貿易行為,可協助進口國提昇自身污染能力。但另一方面,國際貿易也促使了有害廢棄物、電子廢棄物的跨國流動,導致環境負面衝擊;

●規模效應(Scale effects):  因著國際貿易之因素,國內所生產的產品潛在市場增加,故整體經濟活動之規模將會提昇。而規模效應對環境影響主要有二,正面影響是生產效率的提昇,負面影響的則是特定污染性產業規模的增加,將耗損該國之環境涵容能力;

●結構效應(Structural effects):  貿易自由化會導致該國經濟結構之改變。但若使貿易政策施行後,導致污染性產業佔比之增加,則對環境會產生負面衝擊。另一方面,若出國產品至永續消費意識較高的國家,因著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量較大,將促使產品出口國改進其製程,減少環境衝擊;

●直接效應(Direct effects):  直接效應是指貿易過程,運輸設施直接排放的污染物。近年來,因國際貿易量之增加,如何管理國際航運所排放出的傳統污染物與溫室氣體亦廣受重視。

而近期國際針對上述效應的相關研究,則有助於拓展在貿易政策上的討論面向,進而重新省思自由貿易協定對社會整體福祉的影響。

國際貿易與瀕危的生態系 若要論及國際貿易對生態之衝擊,台灣因進口犀牛角、虎骨之類所引起的爭議,既是最佳例證。面對此類瀕危物種跨國貿易的問題,國際上已擬定華盛頓公約(CITES),規範此類行為。但該公約中,並未採用供應鏈的角度,來檢視跨國貿易對生物多樣性的真正影響。

而依據澳洲雪梨大學整合性永續評估中心於今年6月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該論文中彙整產業經濟活動與被列入紅皮書的瀕危物種之間的關聯性,建立資料庫量化各國貿易活動對瀕危物種的影響。

以日本為例,依據其分析結果顯示,雖然日本境內有573種瀕危物種,其中有71種是因生產產品出口導致其滅絕,但其為滿足該國消費所需所進口產品供應鏈中,則導致了792種的物種瀕臨滅絕。

▲南非穆普馬蘭加省(Mpumalanga)克魯格國家公園內一隻犀牛倒在血泊中,頭上的犀牛角遭人盜採,圖攝於2011年9月14日。(圖文/路透)

而依其分析結果,因進口產品對他國生物多樣性影響最劇的則為美國、日本、德法等,而香港、新加坡、南韓亦同列前十。至於為了滿足出口產品,導致國內生物多樣性影響最鉅者,則依序為印尼、馬達加斯加、巴布亞新幾內亞、馬來西亞等。

此分析驗證北方富國的大量消費,將對南方國家的生態系統有極大的影響。依其量化分析結果顯示,北方富國對物種滅絕的影響,約有44%左右是沿著產品生產鏈,發生於他國。因此若該類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政策,仍僅著眼於投注預算於境內建置保育區,忽略其貿易行為背後的影響,則難以挽救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流失。

依據此研究,供應鏈中對滅絕物種影響最大的產品為咖啡、可可、棕櫚油,但美國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商品,而這些商品製造過程中所排放出的污染物所造成的瀕危物種影響,亦極為可觀。面對此類情形,雪梨大學研究團隊建議應強化品牌商對於供應鏈的監督責任,改善跨國間的保育法規落差,甚至應更積極抑制高生態風險產品的貿易。

貿易自由化與健康風險

除了產品供應鏈過程對瀕危物種之影響,自由貿易所衍生的結構效應,導致亦加劇台灣的生態風險。如根據環境資訊電子報的報導,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與台灣疾病管制局合作的研究指出,水稻田休耕,可能會增加民眾感染恙蟲病和斑點熱的風險。

其主因乃是,休耕的農田中的囓齒動物身上夾帶蜱、恙數量較仍有持續翻耕的田地為多出數倍。而這些恙蟲與蜱,則會導致恙蟲病及斑疹熱等傳染病。此研究突顯貿易政策的結構效應,導致農田的休耕,不僅影響廣為重視的糧食安全,亦對公共健康產生威脅。

而於2009年簽署的兩岸經濟架構協定(ECFA),亦會因其結構效應,致使台灣民眾整體公共健康風險的增加。如根據評估,ECFA的主要受益產業為化學、塑膠、機械、紡織、石油、鋼鐵、橡膠業、機械業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該類產業的產量規模的提升,意味著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此外,因其劇增的耗電量,也會致使台灣需要承擔更高的燃煤電廠所衍生的健康風險以及核能安全風險。

盲目追求TPP 環境品質成祭品

面對貿易政策對環境之影響,經濟部國貿局於2007年時,曾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進行《貿易政策環境影響評估模式及實例分析》之研究。該研究中,則針對WTO的杜哈回合談判的內容,分析在不同的關稅減讓情境下,對台灣空氣污染物以及水體污染物排放量的影響。甚至提出一套貿易政策進行政策環境影響評估時應採行的程序以及採納的評估項目。由此例證,顯見台灣官方曾意識貿易政策與環境政策之間的高度關聯性。

然而遺憾的是,於ECFA的研擬與評估過程中,作為主要談判代表的國貿局以及負責評估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卻將前述研究結果束之高閣,致使於ECFA的協商過程中,毫無環境影響評估的資訊,可提供決策參考。

在ECFA之後,馬總統又喊出「排除障礙、調整心態、8年入T、能快就快」的16字箴言,以加入美國規劃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為目標。

但被美國的社運團體喻為「吃了類固醇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TPP,其在環境方面的憂慮,亦不容忽視。如山巒協會(Sierra Club)即指出,美國可藉由TPP的簽訂,大舉增加開採過程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頁岩氣(Shale Gas)出口量。而澳洲綠黨、紐西蘭綠黨以及加拿大綠黨亦於8月份時發出共同聲明稿,指出TPP中將允許跨國公司以妨礙貿易自由化損害其利益為由,阻礙各國比較進步的環境管制法令的制定。

▲美國加州洛杉磯郊區塢蘭山莊的乳牛在吃牧草,圖攝於2012年4月25日。今年4月24日美國加州傳出消息,加州有一隻乳牛感染上狂牛症。(圖文/路透)

近期亦有美國參議院十位跨黨派議員聯名向美國貿易代表發出公開信,邀求TPP研擬時應恪守國會於2007年時提出「強化各項貿易協定中的環境專章」的決議。因此TPP不可弱化各國的環境法規,並促使參與國需遵循國際環境公約下的責任,且需確保自然資源貿易過程的永續性,並須有助削減環境有害非法貿易。

不論是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均指出貿易協定的簽署,對生態環境影響甚劇。而當歐盟已編定《貿易永續度衝擊評估》手冊,美國政府亦因廣泛壓力,被迫認真對待貿易協定中的環境專章之時,以因應此重要議題。但環顧台灣,朝野於TPP的討論焦點上,仍只停留在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無視其環境衝擊。此類「全台加工出口區化」的思維,徒將台灣珍貴的生態環境,擺在「拚經濟大神」供桌上,獻祭。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文章@台灣立報
Blogger Tips and TricksLatest Tips For BloggersBlogger Tr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