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禮善/羅克齊
左看:不會轉彎的官僚思維
近日包括苗栗大埔、苗栗灣寶以及國光石化等抗爭行動,引起多方環保、學生團體聲援,並逐漸將訊息與論述擴大中。
多方的討論中,除了持續環保生態的論述以及對官商利益共生的批判外,實則可從反省「發展」概念討論起。目前官方的說法,依舊停留在舊觀念中,將經濟成長與工業、科技發展劃上等號,而又將科技發展等同於提昇競爭力和生活品質。這些思考僅看見可以計算的獲利,卻沒看見破壞自然生態後,所需付出更龐大的無形代價。
在歐美流行多年的「去發展」概念,正是質疑上述「成長至上」邏輯。其認為經濟成長、自然永續與社會問題為一體多面不可偏廢,因為天然資源的耗損及社會問題的擴大,將使經濟發展付出更大的代價,包括投入更多資本解決污染問題以及貧富差距、健康醫療、居所、失業等問題。一味強調經濟成長,非但無法使人獲得更穩定的生活,而是讓更多數人,陷入隨時處於污染的恐懼和流離失所中。
反思這些環保抗爭,絕不僅是為了保護瀕臨絕種動物或捍衛家園等單純理由,更重要是必須破除成長至上的邏輯,從萬物生存、棲息的角度出發,予以人類與自然共處的環境。
馬禮善/文化工作者
右看:環保抗爭應有大格局
近月來發生多起環保抗爭,除了顯示政府法令宣導及執行的不力外,也顯示了目前台灣個人主義高張,而缺乏通盤的大視野。
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多年來高科技為台灣帶來經濟發展,也使台灣邁向產業轉型,而不再只是傳統人力密集和高污染的工業。少數人基於個人利益,而無視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將使台灣經濟停滯不前,在全球化競爭下,被其他國家追趕或大幅拉開差距。
此外,除了基於整體經濟考量外,這些科學園區的開發,皆經過層層環境評估及行政作業程序。近年環保意識抬頭,任何大型開發計畫,皆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審慎地針對開發案周圍的地形、水文、人文、生態等等影響,進行環境評估,並有一套徵收及開發的行政作業流程,除了召開說明會,說明開發計畫外,也聆聽民眾的意見,使得民眾、投資廠商和政府達到三贏。新科學園區的開發案,除了對國家整體發展有利外,亦帶動地方經濟繁榮,增加就業機會,對於後續相關的補助也有配套措施,實不應少數人基於個人考量,而否定專家學者的專業評估及政府的經濟佈局。
個人深盼抗爭民眾應思考台灣長遠發展,而不再僅重視個人利益。
羅克齊/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