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評論:哥倫比亞農民暴動

國際環境評論:哥倫比亞農民暴動 ──食利階級與小農的階級鬥爭

■倪世傑

從8月下旬開始,哥倫比亞的農民開始向都會地區進軍,發動占領市區道路,以癱瘓國家經濟運作的方式展開抗議行動。之後工會、學生也紛紛響應紛紛加入,台北時間9月1日凌晨,總統桑托斯派遣5萬名部隊開入首都波哥大,意圖透過軍事力量弭平抗議行動。畢竟,在代議民主國家中捨棄警力而動用到部隊,顯然事態的發展已經令總統相當惱怒,將槍桿子對準國內民眾,又置人權於何地?這也為明年5月桑托斯尋求連任的總統大選投下震撼彈。

農民的抗議活動起自今年6月的卡塔通博(Catatumbo)。以閃電聞名於世的卡塔通博地區,農民生活著實貧困,以種植古柯維生。古柯葉固然可以提煉古柯鹼,但不容忽視數百年來南美洲安地斯山區的土著印第安人一向有嚼食古柯葉的習慣,而古柯葉、可樂豆、精油與糖一直是可口可樂的主要成分。政府希望他們別再種古柯葉、改種其他經濟作物,但農民不從(註1)。8月19日開始,包括酪農與種植馬鈴薯、大麥的農民於全國各地發動抗議活動,農民希望政府能夠取消哥美、哥歐與哥韓自由貿易協定,期待政府能夠保護國產農產品的國內市場,但政府同意取消肥料進口關稅,並購買過剩的農產品相因應。此外,政府開放礦業在農村開採也對農民生計帶來威脅。隨後,土著印第安人也加入抗議的行列。



▲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和抗爭民眾代表協商未果,數千農民8月28日持續罷工並在卡利集結遊行,抗議活動遍布哥倫比亞全國。(圖/路透)


哥倫比亞是全球僅次於巴西的阿拉比卡豆產區,農業在這一片肥沃的土地理應相當發達,絕對具有除咖啡以外其他農產品出口國的資格。如果是這樣,根據國際貿易的要素稟賦論,哥國農民應是支持自由貿易體制,促進農產品出口賺取外匯實現經濟利益,而非如今日採取抵制哥美、哥歐FTA的態度。美國是哥倫比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哥國向美出口原油、煤礦、鮮花、咖啡、香蕉、熱帶水果及石化原料等;哥國自美進口玉米、小麥、黃豆等農產品,機器設備等工業產品及棉花、人纖等原料(註2)。

是的,哥倫比亞必須向美國購買糧食,其主要原因在於土地使用與產權問題。哥倫比亞的土地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同樣是私有產權制的,這意味著你可以透過收購的方式購置更多的土地進行利用。如同拉美其他國家,這個國家的政權幾乎都傾向大地主的利益,但在1936年制訂與土地產權分散化相關的法令,因為當時有兩萬名農民發動了抗爭,希望改革佃農制度,讓土地所有權能夠分散化,讓地主釋出土地。

但大地主階級顯然找方法扭轉這個對其不利的政策轉向,他們開始轉而經營牧場,因為法律規定可以以牧養牛隻的方式來利用貧瘠的土地,避開分田給佃農的可能性之後,地主開始買進土地做為牧場,土地所有權反而是往逐漸集中而非分散化的方向發展,農業結構也從糧食作物種植轉為放牧業。而1980年代之後哥國披索升值加上美國進行保護主義的政策,打擊了哥國的農業,這也是為何哥國農民認為自己在當前的全球化下居於劣勢的原因(註3)。

土地的兼併並非做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而是避免被分田的消極之舉。因此,哥國的畜牧業生產力並不高,土地變成「窖藏」資金的工具,具有抵禦通貨膨脹、「保值」的作用,此外,哥國毒梟也看重土地私有產權的便利性,畢竟,這筆錢再怎麼樣都不能直接流入金融機構,但也不能埋到土裡。毒梟將販毒所得到的金錢輾轉投入牧場,利用牧場的土地保住販毒的收益(註4)。土地商品化並做為投資標的時直接擠壓了小農的生存空間,因此,這一波哥國暴動看似具有全球化的因素在內,毋寧更反映了國內食利階級與小農的階級矛盾,而這個矛盾甚至要國家動用軍隊鎮壓的方式進行。

在台灣又何其不然?自漢人於3百多年前前來墾殖以來,農產在清、日治時期一直是台灣的重要外銷部門,農村因為國府的重工政策而破產,甚至,在當前盛行的地目變更歪風下,苗栗縣長帶頭毀滅台灣農業,增加台灣的糧食進口依賴,這與哥國實有異曲同工之弊害。不能誠實面對土地私有化所造成的問題,在金錢的誘惑下,台灣的農業,只能往資本密集的方向前進,當設施農業甚至農業工廠成為發展顯學時,台灣農村、農業與農民的消亡就已迫在眼前!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註1:Constanza Vieira and Helda Martínez, "Nationwide Protests Rage against Colombia's Economic Policies." IPS 2013/08/30. http://goo.gl/7vZl34

註2:哥倫比亞—全球台商服務網http://goo.gl/Z1QdEH
註3:Nazih Richani,"The Agrarian Rentier Political and Food Security in Colombia."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LARR)issue 47/2. Summer 2012.
註4:同上。




文章@台灣立報
Blogger Tips and TricksLatest Tips For BloggersBlogger Tr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