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3年5月17日台北訊,古國廷報導
「遠洋已經沒有魚,如果現在大家集中在近海捕撈,未來魚捕光了,大家都沒錢賺,所以我建議每個船隊部分船隻停港休漁,」多利魚船隊的老闆提議。
「為什麼我要休漁?現在明明魚還很多,看不到減少的跡象。我現在賺得荷包滿滿,憑什麼要我把船停在港內?除非你們出錢賠償我休漁的損失!」海上霸主,隆漁順船隊老闆強硬表示。
「你就非得看到沒有漁獲才肯協商?好啊!那大家就別把船停在港內,一起到近海捕魚,看誰的損失比較大…」年年有魚船隊老闆憤怒說道。
無法達成共識,第8年的漁會協商宣告破裂。
遠洋漁業枯竭已然枯竭,所有船隊一窩蜂前往近海捕撈。結果該年近海漁獲過少,每一隊都賠本。隔年因成本考量,近半數漁船都停在港口內休息。
FishBanks好好玩
以上橋段,發生於看守台灣協會在上週(11日)舉辦的「FishBanks,Ltd.」遊戲現場。
FishBanks,Ltd.,是美國「永續發展機構」(Sustainability Institute)設計的互動式角色扮演模擬遊戲,玩家分別組隊扮演漁船公司,以最大獲利為目標,相互爭奪漁業資源,最後結算總資產決定贏家。
遊戲進行時,各漁船公司可派船到遠洋或近海捕撈,並由工會將遠洋、近海的漁船數量輸入程式,電腦依據船的數量、魚群數量以及氣候因子,決定每年漁獲。
而漁獲收入扣掉出船等成本後,就是漁船公司的盈餘,公司可決定是否購買新船,或向其他船隊併購船隻。依據每年海域漁獲變化,公司之間可私下協商、或公開討論因應對策。極具戲劇性的協商過程,往往在玩家間激盪出精采火花。
誰是贏家?
「這是我主持過很精彩的一場遊戲」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講師蕭人瑄表示。無論是大規模捕撈轉型成永續漁法的多利魚船隊、財大氣粗的隆漁順團隊,到一直都是小規模經營的年年有魚船隊,經營方向迥異的各方角力,呈現出FishBanks,Ltd.想要傳達的訊息。
令人恨得牙癢癢的隆漁順船隊老闆湯谷明指出,這個遊戲必須以獲利最大為目標,才能玩出精髓。將自己置入追求最大獲利和快速累積資產的思考邏輯時,不太可能會去預測未來魚會不會減少。
然而,到了最後一回合,即使是海上霸主隆漁順團隊,出海7艘船,也只捕到1條魚。遊戲雖只是遊戲,其發展進程卻十分貼近現實。
「誰才是最大的贏家?」遊戲結束後討論會上,蕭人瑄反問。「事情到一個程度,就沒有輸贏。魚群沒有辦法說話,只能讓現況來表達,人們意識到問題嚴重時,已經來不及了。」
褪色的「烏金」
烤過的烏魚子配上青蔥,那黏牙的口感與香氣,總是令人回味。在1980至1990年代,堪稱是台灣風光的烏金歲月。蕭人瑄表示,1980年代引進巾著網後,烏魚漁獲邁入高峰。1976年至1986年,每年漁獲均超過253萬尾,全台有200組巾著網。
1968年12月25日興達港的盈瑞翔船隊,創下單日捕獲超過96,000尾的紀錄,淨利高達3千多萬。蕭人瑄說:「過去只要捕1萬尾船上就會插國旗,港內就會放鞭炮慶祝。當天,盈瑞翔船上插了9支國旗。」
隨著捕撈技術的增進,烏魚漁獲越捕越多。但是到2000年代以後,過漁、中國大陸漁民加入捕撈甚至從源頭攔截,以及氣候暖化與海洋汙染,使得捕獲量漸漸下滑。2008年捕獲量僅剩45,000尾,是46年以來漁獲最低的一年,據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2010年烏魚近海及沿岸捕獲量也僅185,000尾,烏金歲月不復存在。
身體力行來護漁
要如何不讓遊戲慘劇在現實中發生?不要小看消費者的力量!若消費者支持永續漁法及漁業,就能影響漁業公司的經營方式,例如從海鮮採購指南著手。
除此之外,若想讓體驗FishBanks,Ltd.驚人魅力,可以連絡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由專業講師從遊戲解說、遊戲進行到會後分享討論,不僅能體會稱霸大海的難處,更能對永續漁業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 同步刊載於「環境通訊網」
文章@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