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3年6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許博盛編譯,黃靖文審校
人工海岸防護設施使潮間帶逐漸變成沙漠,Dr. Louise Firth 設計出一種「生物塊磚」(bioblocks),企圖提升沿岸的生物多樣性。
愛爾蘭大學Ryan研究室的研究員Firth博士,設計出一種混凝土結構物,稱之為生物塊磚,這是一種蜂巢狀的人工礁石,體積1.5x1.5x1公尺,上面有著許多大小深淺不一的凹槽,可以在海水退去後,保留海水供生物運用。
她過去曾參與提修斯計畫(歐盟資助的一項保護歐洲海岸的計畫)與英國都市計畫,提到人工礁石與天然礁石相比,表面結構簡單,沒有多餘的裂縫或孔隙滯留退潮的海水,所以只有少數耐旱的生物能在結構簡單的人工礁石上生長。因此,她設計出生物塊磚,提供海岸堤防或人工護岸基質合適的環境給生物生長,讓人工化的海岸線也能增加生物多樣性。凹陷的石槽結構除了保存海水,成為潮池,也像口袋般提供生物穩定的棲息地。
5月間,她首次在愛爾蘭進行實驗,檢測蜂窩狀的表面是否能產生微生物群落,進而增加混凝土塊上的生物量與生物多樣性。她希望未來能將這樣的想法套用到海岸結構體上,增加沿岸生物多樣性。
※ 同步刊載於生態與工程入口網 http://ecoeng.tesri.gov.tw/
文章@台灣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