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芙(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海龜實驗室研究生 )
老一輩的台灣人沒聽過其他種的海龜,也一定聽過綠蠵龜!由於海龜具有大洋性洄游的特性,全世界七種海龜中台灣附近海域就可以看到五種。過去海洋大學程一駿老師的研究中發現,台灣本島及周圍離島地區只有綠蠵龜會上岸產卵,且綠蠵龜穩定產卵棲地只有澎湖縣的望安鄉及台東縣的蘭嶼,屏東縣的小琉球則2011年開始在產卵季時前往調查,目前2011及2012均有發現綠蠵龜上岸產卵的記錄。
綠蠵龜也是台灣附近海域數量較多的龜種,在過去物質比較缺乏的時代,綠蠵龜的龜卵為離島地區重要的蛋白來源。當漁民誤捕到海龜,有時會將海龜反放在船上,由於海龜新陳代謝較慢,數天沒進食仍可存活,且翻面後不像陸龜或澤龜可利用脖子將身體翻回正面逃離,所以也成為了漁民的緊急糧食之一。
長壽龜,保平安
因此,海龜也早已偷偷的滲入台灣的文化之中,例如一些宗教的「乞龜」習俗。龜一直被認為是長壽的動物,民間以麵粉製作「麵龜」、「脂片龜」供信徒乞求分食,回家吃了可保平安。流傳至今,後人形容只要能吃的都能做為平安龜,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改變,各式各樣華麗的平安龜慢慢出現,從糯米龜、麻糬龜、麵線龜,一直到巧克力龜、蛋糕龜甚至是超級大米龜及金錢龜等。乞龜給台灣人的文化增添不少色彩,每年澎湖的元宵節乞龜活動總是非常熱鬧且變化多端。
近年來科技與養殖業的發達,保存食物的技術與船隻航行時間的縮短,人類攝取蛋白質的方式也隨時代改變,海龜肉慢慢的不再是人類所必需的蛋白來源。且伴隨著汙染,長壽的海龜體內所累積的汙染物也比過去還多上好幾倍,更曾有因為食用海龜肉而中毒死亡的案例,吃海龜已不再是必要或新潮而是危險且犯法的行為。
海龜知識一把罩
每當台灣附近海域發現混獲或擱淺的綠蠵龜時,一定會聽到在場圍觀民眾好奇詢問「海龜有不同種嗎?」、「怎麼不是綠色的?」、「她幾歲?」、「可以活多久?」、「公的還是母的?」、「為什麼海龜會擱淺?」等問題,在這裡筆者為大家做個簡短的解答,讓大家更了解這可愛的生物!
世界上七種海龜中,只有綠蠵龜是吃素的;而海龜是伺機性捕食者,就是看到什麼吃什麼。但每種海龜也都有偏好的食物。我們的主角綠蠵龜小時候跟著馬尾藻一起漂流,以小蝦、小魚與水母等小生物為食,長大一點後,開始居住在沿海地區,珊瑚礁區或海藻海草床區,食性開始慢慢轉移,從雜食性轉成以海藻、海草為主食。因為「呷菜」,葉綠素堆積在脂肪裡,所以綠蠵龜並非形容其體色,而是因特別的墨綠色脂肪而得名,連英文俗名也是green turtle呢!有趣的是,老一輩的台灣人也許是遇到體長至少一公尺的綠蠵龜媽媽上岸產卵,看起來就像沙灘上的大石頭一般,令人印象深刻,所以綠蠵龜也有「石龜」這古怪俗名。
歲月痕跡的秘密
而不論是哪種海龜,都無法從外觀判斷出年齡,必須藉由骨輪切片來確認,就像樹的年輪一樣,骨頭也留下了歲月的痕跡。除此之外只能用過去的研究數據大概推斷海龜年齡,由於外觀唯一的線索就是體長,因此可以利用體長與年齡間的關係做大範圍的推估。海龜的成長則取決於攝取營養的多寡,過去也曾發現圈養的海龜,由於食物充沛,於是長得非常快;而野生的海龜,較難知道飲食情況,因為養分少,成長得就較緩慢。尤其當長至80~90公分的成熟體長後,歲數更難推測。
要發現高齡自然死亡的海龜屍體,機會是微乎其微,因此想研究自然界中海龜可以活多久,是個無解的問題;而海龜從成熟到能繁衍下一代往往需要20~50年,只能推測海龜絕對有「呷百二」的潛力。
至於性別部分呢,除了能確認上岸產卵的海龜媽媽們是女生外,其他時候若要判斷綠蠵龜性別,就要看看體長有無85公分以上。因為成熟後海龜的第二性徵才會開始變得明顯,公龜的尾巴會長到人的半隻手臂長,而母龜則仍保留短短的小尾巴。
龜龜危機
- 擱淺了,怎麼辦?
為何具有爬行能力的海龜也會擱淺呢?對海洋生物而言,擱淺即當受到傷害或干擾,導致無法自行回到海中的現象。所以虛弱的海龜,也會像鯨豚一樣擱淺在海邊;若擱淺當下海龜還沒斷氣,立即通報海洋大學海龜實驗室或海巡,就可能救「龜」一命,;也可以打給警察或消防局協助處理。若海龜已不幸死亡,依然可通報,實驗室將釐清促使海龜死亡的真相!
- 人太多,我怕怕!
在台灣,目前只有澎湖望安成功設立產卵棲地保護區,並建了保育館。在5~10月海龜產卵季入夜後至清晨,禁止進入保護區沙灘,此時附近的建築也會被管制。
在蘭嶼,海龜媽媽就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除了開發帶來的光害外,最嚴重的就是無法承載觀光的壓力,不論海龜、蘭嶼角鴞或椰子蟹,都因遊客超量成為無聲的受害者,數量不斷減少,海龜媽媽夜晚上岸產卵,不時還會受到遊客無意的驚擾而放棄產卵。希望喜愛大自然而來探訪野生動物的民眾,不管是參與夜觀、或自行探險,都能遵守靠近牠們時靜靜觀察、不驚擾的原則。
舉例來說,在夏威夷,海龜保育有將近50年的成果,白天海龜可以放心爬到人來人往的沙灘上休息,居民也會提醒遊客不要太熱情,以免嚇到海龜,在旁邊靜靜的看著,更可以感受到牠們的可愛!
- 釣鉤奪命、垃圾催魂
以往聽過不少釣客釣到海龜的經驗,其實海龜吃下魚鉤時若沒有穿破腸胃,能順利排出體外,影響不致太嚴重。重點在於,當海龜嘴上掛著鉤子,拖著長長的魚線游泳時,被魚線纏住的部位就容易受傷,纏到前鰭斷前鰭,如果纏到頭部更會造成死亡。因此若不小心釣到海龜,應盡可能在拆除魚鉤或魚線後放回大海,讓牠們可繼續悠游海中。此外,也應少製造垃圾,以免排入大海後讓海龜誤食造成死亡。
想更了解海龜的朋友,可多參與解說,並讓身邊的朋友也懂得海龜的寶貴與可愛;透過解說而瞭解,透過了解而珍惜,透過珍惜而保育!
※海龜擱淺通報:
請撥打118通知海巡或直接來電至海洋大學海龜實驗室(02)24622192轉5314
請撥打118通知海巡或直接來電至海洋大學海龜實驗室(02)24622192轉5314
文章@台灣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