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不是牠的家 民團籲野放鯨鯊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屏東海生館的超人氣鯨鯊,長年成為該館「搖錢樹」;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12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海生館從2004年開始以「教育研究」為名義引進3尾鯨鯊,結果1尾暴斃、1尾疑似健康不佳遭野放,而今僅存的1尾,體型長達6公尺、重達2千5百公斤。動保團體出示今年3月在海生館拍攝的照片,證明鯨鯊尾鰭下葉出現受傷和大面積結痂,顯見館方未盡照顧責任,動保團體要求館方盡速野放,並不得再引進新的鯨鯊。

「等於將鯨鯊養在水表面」
屏東海生館究竟適不適合圈養世上最大型的魚類──鯨鯊呢?依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資料顯示,海生館展示鯨鯊的「大洋池」,是全台最大的水缸,長33公尺,寬22公尺,深8到12公尺,水容量達1百萬加崙。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主任莊守正指出,圈養鯨鯊最重要的條件是,水缸深度要夠,因為鯨鯊棲息地可達5百公尺,就國內的水缸來看,深度不超過10公尺,「等於是將鯨鯊養在水表面」,他認為不恰當。莊守正表示,未來倘若水族館有意圈養鯨鯊,體型不宜過大,也許不要超過4公尺,限定圈養時間在1到2年,比較恰當。

水缸不夠大 恐影響鯨鯊健康
莊守正沒有到海生館看過該隻鯨鯊,不清楚健康狀況,但他認為,既然已長到6公尺,就應該野放。他提到,2年前海生館有意野放,並引進新的鯨鯊;不過,當時國際輿論壓力認為不應將鯨鯊圈養在水族館,海生館的主管機關教育部承受壓力不敢同意,使得海生館無法引進新鯨鯊,繼續圈養該隻鯨鯊。



▲屏東海生館「大洋池」是台灣最大的「水缸」,但是對於身長6公尺的鯨鯊來說,仍太過窄小,這樣的棲息空間,嚴重影響鯨鯊的健康。(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文/楊萬雲)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記者會上,播放一段鯨鯊在海生館裡生活的影片,由於水缸不夠大,鯨鯊每天只能朝固定方向繞著水缸轉圈,繞遊一圈約50到80秒,以白天展示8小時計算,每天在窄小的缸內繞圈圈超過3百次,長期下來,恐會影響鯨鯊的生長,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海生館應野放該隻鯨鯊。

圈養多年 未提相關研究
海生館人員李展榮澄清,前一隻的鯨鯊經過評估,認為其體型過大,長達6公尺,加上自然光照不足才決定野放,沒有驚動媒體。野放時,雖沒有標記,但是野放後,曾請漁民留意,是否有鯨鯊擱淺。現在館內僅存的一隻鯨鯊,尾鰭是舊傷口,是8年前在花蓮暫時圈養,運送至屏東時所受傷的,隨著體型變大,結締組織也跟著擴大。


李展榮表明,今年將野放這隻鯨鯊,館方再度以教育和研究功能為由,希望引進新的鯨鯊,讓下一代能繼續看到小鯨鯊。與會立委林淑芬砲轟,海生館圈養鯨鯊多年,也沒提出相關研究,她建議海生館不應再展示鯨鯊,科技發達,可以利用3D動畫替代,她也要求教育部和漁業署在一個內禮拜內,召開協調會,訂定野放鯨鯊的期程和準備作業。


鯨鯊小檔案
鯨鯊(學名:Rhincodon typus),又名鯨鮫、豆腐鯊、大憨鯊,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鯊魚,也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鯨鯊為卵胎生,直到幼鯊生長到40至60公分後才釋出體外。鯨鯊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域中,用濾嘴捕食小型動植物、浮游生物,壽命可達70年至1百年。
 鯨鯊棲息在熱帶與溫帶海域,大約分布在南北緯30度的範圍內,也會遷移,通常單獨活動。漁業活動是鯨鯊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台灣曾是鯨鯊主要的獵捕區域之一,但從2002年7月開始將每年鯨鯊的捕撈數量限制在80尾,最終在2008年全面禁止。
鯨鯊在越南宗教信仰中被視為神祇,並被稱為「Ca Ong」(魚先生)。肯亞人相信神明將先令投擲在鯨鯊的身上,所以牠們身上才有那樣的斑點。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整理/唐澄暐)
Blogger Tips and TricksLatest Tips For BloggersBlogger Tr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