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評論:運輸系統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德國美國的比較
■倪世傑
除了國土面積有段落差以外,美國與德國基本上是兩個近似的國家,兩國在政治體制上都具有一套成文憲法、在憲政體制上都屬於聯邦制國家,相對於英國,都屬於經濟發展的第二波後進發展國家,同時,兩國都建立了強大的工業基礎,並分別在美歐兩塊大陸上扮演起核心國家的角色,更不消說,兩者在宗教文化仍是新教國家,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信徒,17世紀前半期,英國新教徒飄洋過海,在當今美國東北部墾殖一片殖民地,建立了屬於神的新社會。
即便在能源使用類型上兩國亦呈現高度的近似性:95%的運輸工具都使用汽油,來自運輸業中二氧化碳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的95%。然而,這兩個國家卻在當前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結果上卻呈現出相當不一樣的結果,何以致此?美國維吉尼亞科技大學都市計畫學系助理教授布勒(Ralph Buehler)於當代德國研究中心(AICGS)出版的政策報告書中,針對這個問題提供了來自都市計畫界的看法,(註)根據美德兩國的統計數據,在2010年,運輸部門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在德國與美國分佔該國排放總量的20%與31%,每人每年在陸地運輸工具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美國是3800公斤,在德國則是1200公斤,相差3倍有餘。
德國民眾每年利用公眾運輸系統的頻率遠高於美國。在德國每年每人搭乘公共運輸系統出遊的次數為135次,而美國僅有21次。德國在公共運輸的建設確實功不可沒,除了最為人稱道的德國高鐵(ICE)以外,速度比台灣自強號還要快的快車(CE)以及區域間的慢車(RB, RE)共同交匯出全國性的鐵路網,巴士運輸在德國也是相當便利的,且擁有票價上的優勢。
然而,僅有路網並不能夠保證運作順暢,尤其在各邦各自擁有部分可觀權力的聯邦制的國家中,整合交通系統的政策,就成為效率能否實現的關鍵。
德國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在於交通系統資訊的高度整合,以及給乘客各種便利性,像是折扣化的年票、月票、週票、日票等設計不一而足,增加了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意願。在美國,大眾運輸系統主要集中在都市內,像是地鐵捷運,或是幾個城市間的鐵路運輸,工作通勤是其主要的功能,而高鐵系統在美國仍是建造中的項目,而像是德國式的折扣型票務,在美國則相當希罕,而私家汽車仍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汽油價格無疑是影響民眾對交通工具選擇上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1公升95無鉛汽油在美國2010的售價約為0.74美元,而在德國卻高達1.75美元。德國對汽油採取重稅政策,汽油零售價格中62%是稅,在美國該比例僅佔18%。在1998到2003年社民黨與綠黨聯合執政期間,德國的環境稅制對每公升汽油每年增加3分歐元,此舉意在降低運輸工具對能源的使用,減少使用自家交通工具的動機以及提升汽車的能源使用效率。而在美國,能源稅率自1990年代以來幾乎未曾調整。
不僅如此,雖說德國的公路運輸系統相當發達,尤其是全世界唯一無限速的高速公路,但德國也對高速公路使用者徵收較高的通行費用。在2008年,德國所收到的通行費是維護費用的2.4倍,而在美國,其比例僅佔58%,美國政府利用稅金挹注的方式,在填補這42%的缺口,等於在花納稅人的稅款,去補貼高速公路的使用者,直接助長美國民眾購置私人轎車以及大量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使用習慣,而低能源稅制則是必要的配套措施,但低能源價格也助長了美國民眾無效率的能源使用及大量浪費,美國民眾每年耗費在運輸上的費用為其總支出的17%,而德國則是在15%以下。
讓美國運輸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的只有經濟危機與攀高的能源價格。這是因為購車習慣改變,省油的小排氣量的轎車自1970年代以來再度成為新寵,以及民眾更少開車所導致。而德國則是利用重稅的方式減少私人運輸載具的使用動機,同時,在公共運輸政策上採取高度整合的方式,甚至直接在城市部分區域力行「無車進入」的政策。當前週台灣財政部提到要提高能源稅制時,朝野又是以有害民生與經濟發展為由賣力鞭撻,殊不知,在環境高度敏感的台灣,降低私人運輸載具以增進公眾運輸體系效率,對提升環境品質具有關鍵的重要性,台北市的捷運與公車體系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文章@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