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2年12月1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
海邊怎麼出現移動的水龍頭?仔細一看,原來是寄居蟹揹著水龍頭趴趴走。為何出現此現象?原來必須揹著殼才能生存的寄居蟹,在海邊幾乎找不到合適的螺貝殼了,只好把養樂多空瓶、塑膠瓶蓋、破燈泡當成家了!
發起「還給寄居蟹一個家」活動的呂縉宇(山豬),也是義守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趙仁方研究團隊成員,這幾年來在綠島進行文化資產及自然生態方面的調查研究,過程中看到缺乏配套的旅遊活動,讓寄居蟹以及各種生命屍橫遍野;另外,在海邊常觀察到揹著各式各樣匪夷所思「殼蓋」的寄居蟹,讓他體會到寄居蟹處境的艱困。最近拍到揹著水龍頭的寄居蟹,他只能樂觀看待,至少水龍頭比較硬!
沙灘上的貝殼因人類浪漫的想像被撿光,放在家中把玩;餐廳、旅遊業者採集貝類煮食,吃完之後也都仍回垃圾桶,卻完全忽視這是寄居蟹的家;而遭到輾死的寄居蟹,原可留給其他寄居蟹使用的貝殼也隨之粉碎。人類遊憩行為以及飲食習慣,導致原可不斷循環利用的貝殼大量消失。目前幾個觀光發達的海岸,小琉球、大鵬灣、墾丁、綠島等,寄居蟹都有類似的處境。
綠島每年湧進的遊客人次約40萬,而且都在夏季,遊憩行為也都集中在海邊,交通工具全靠機車,這讓島嶼的生態系遭受極大的壓力。
寄居蟹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合適的螺貝殼,就像人類隨著成長換穿衣服一樣。呂縉宇說,腹部特別脆弱的甲殼動物各有其生存之道,例如螃蟹用厚實的蟹殼保護,蝦類的肚子則在底部;缺乏厚殼保護的寄居蟹,生命難保,因此即使不合身也比完全沒保護好。
「寄居蟹已經演化為屁股斜向右邊,因為螺貝類殼通常都是右旋,這讓寄居蟹尾巴容易穿入且鉤住螺殼,如此一來可完全密閉在殼內,不受敵人攻擊。」呂縉宇表示,但在殼不夠的情況下,只能就地取材,只是塑膠製品、人工器皿,無法提供寄居蟹保濕、更完善的保護。
洗衣蓋寄居蟹? 比無殼好
呂縉宇也觀察到,這幾年最常看到揹著洗衣精瓶蓋的寄居蟹,或是螺殼不夠、太大或太小,就像有人住在不適合卻救命的中繼屋;更多是背著瓶蓋,養樂多,任何能棲身的廢棄物,就像有人直接變成街友住紙箱。
把貝殼還給寄居蟹
貝殼是沒有生命的物體比較沒有基因、物種污染的疑慮,將螺貝殼還給寄居蟹或許可行。呂縉宇針對綠島寄居蟹處境,與位於台東縣前往綠島港口邊的美娥餐廳合作,收集消費者吃過的螺貝類(文蛤之類的雙枚貝類並不適合),此外則透過網路鼓勵全台各地民眾寄貝殼過來。
這些螺貝殼將透過公益旅行的方法,帶回綠島海邊。行程包括環境解說及教育,說明為何放螺殼,為何撿貝殼不好;參加過的人感受深刻,之後都成為一顆環境教育的種子,對周圍的人訴說寄居蟹的處境。
「最好是把貝殼留在海邊」做為事後補救,將吃完的螺貝放回沙灘固然是美事,但卻容易單一化,因此呂縉宇呼籲民眾不要買寄居蟹、螺貝類製品,接著才是將吃完的螺貝,洗淨丟回海邊。
民眾若願意支持「還給寄居蟹一個家」,可協助與當地的海鮮餐廳索取吃剩的螺貝殼,簡單處理後寄到「台東縣台東市綏遠路二段43號鄭淑芬小姐收」。
小提醒:
基於碳足跡考量,若只是零星個別的螺貝類,直接帶到就近的海邊放置即可;若達1公斤以上再寄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