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宏
長期以來,面對各種反核聲浪的質疑時,不論是台電、原能會或是核工人,最常擺出來的就是一副專家的權威姿態,藉此反擊各種質疑不夠專業。
先不論長年浸淫核工領域的專家們,在地質、公共衛生、海洋生態、救災防災、能源及產業政策、國際及地方政治經濟分析、社會心理以及發展研究等領域是不是具有同樣自豪的專業,訴諸專家專業權威的同時,更廣泛地社會對話已經被排除在外,也更難建立起足夠的社會信任。歌手林生祥日前赴清華大學參加座談時,就曾遭台下學生質疑對核電認識不夠,有什麼資格反核,專業的傲慢在此一覽無遺。
誰是談核電議題的專家?誰來決定?
即使出身同一領域受同樣的專業訓練,也未必就能成為掌權者所認定的專家。
日本京都大學助教小出裕章因長期反對日本的核電發展,在福島核災後聲名大噪,核工學者出身的他,在福島核災之前因反核立場而在日本學界長期受到打壓。然而台電及原能會對於小出到台灣演講時提出的警語,卻僅表示不清楚小出裕章的計算公式,估算數字過於聳動等等。
試問,難道官員們忙到都沒時間去主動聯繫,取得相關公式並進一步討論嗎?小出演講中提到的核廢料處理問題,廢核後電究竟夠不夠用等問題,難道只因媒體沒問,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嗎?同樣的問題,民間團體或老百姓質疑時,就推說質疑者不夠專業,那同樣具有核工專業的人,像是小出與林宗堯等人提出的質疑呢?還是因為立場不同就無法取得官方的專業認證?
雖說訴諸專家權威無益於擴展對話,但在對「專業」之認定長期為佔據優勢結構的掌權者所壟斷時,持續引進不同的專業聲音,藉以突破知識封鎖仍有其必要。為此,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中研院人社中心以及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共同邀請施耐德先生(Mycle Schneider)來台。
施耐德是一個獨立研究者,研究核電及其他能源產業的發展趨勢,除長期擔任許多歐洲國家的能源顧問外,並為歐盟、國際原子能總署以及美國國際開發署在核電及能源議題上提供諮詢。他所主筆撰寫的《2011~2012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中,藉由詳實的數據,指出即使在福島核災前,全球核工業早已因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陷入發展瓶頸,於此同時,再生能源的發展已逐漸邁向成熟。
以下本文即針對此一報告及其他資料,介紹施耐德的相關研究,試圖為台灣相關論辨注入更多動能。
世界核能產業發展趨勢:太久、太貴、風險太高
早在1992年時,施耐德創辦的能源資訊中心WISE-Paris,即與綠色和平組織及世界觀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共同出版第一份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當時此報告就指出核能產業發展已經驅緩,其市場利基已逐漸流失,此後20年間的發展已經證實此份報告的預測。
以全球規模來看,核能發電佔總發電之比例最高峰出現在1993年,達到17%,此後核電佔比一路下滑,2011年時只剩11%。核電在全球總發電量部分,最高時是2006年的2,660兆瓦時(TWh),2011年時減少到2,518TWh,絕大多數核電國家都已經過了建造核電廠的高峰期。
目前全世界仍在建造中的反應爐共有59座,但其中有9座的建造時間已超過20年,有4座建造時間超過10年,包括台灣的核四廠。建造中的反應爐有將近4分之3位於中國、印度及俄羅斯這3個建設資訊並不透明的國家。
普遍來說,核電廠的建造時程一再拉長,投入營運時間遙遙無期,這也讓電廠營運商亟思讓既有核電廠能延長服役年限,然而這又得面對安全疑慮、投資不足以及缺少技術勞工的困境。而且過往對核電廠服役40年年限的假定,在福島核災後,也需重新檢視。德國在福島核災後立刻關閉7座建於1981年前的核電廠,唯一考量即為核電廠的服役時間。
換言之,全球核能產業在福島核災前早已逐漸走下坡,這趨勢與國際原子能總署在1970年代初期所預測的完全相反,國際原子能總署原本預測在2000年時,全球核電總裝置容量會達到3,600至5,000GW(1GW=100萬瓩),此一預測於80年代時下修至740至1,075GW,但實際情形只有356GW。
儘管如此,這種對核能發展過份樂觀的態度,在福島核災後依舊存在,國際原子能總署前署長Hans Blix就曾宣稱福島核災只是個小路障,此一意外反而將更強化未來的核安。其實這已經是內化於此一組織的心態,1986年車諾比核災後,該署核安負責人Morris Rosen也曾表明,就算每年都發生這類意外,他還是認為核能是值得關注的能源。
全球核能產業之所以陷入長期低迷,主要原因包括:建造時程一再延長,過去20年間,89座建造中的核電廠,其平均建造時間將近9年,最長的甚至超過36年。於此同時,核電廠建造成本也節節高升,與傳統或再生能源相比,核電廠已經成為高風險的投資標的。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即指出:福島核災前,東京電力公司被視為是低風險的投資對象,但在核災過後,東電資產已經損失80%,並面臨破產危機。全世界最大核反應爐製造商Areva,在國際主要國際信用評比公司的評比中,更早在2009年時即被列為極糟糕的BBB-。全球幾間主要核電公司,在過去幾年內更是持續虧損。單從市場角度來看,如今在沒有政府出資支持的情形下,已經不可能新建核電廠。
核能依賴所遮蔽住的真相
與此同時,再生能源在國際間卻持續快速成長,對再生能源的投資已經遠遠超過對核電的投資。過去10年內,風力裝置容量是核能的37倍,太陽能是核能的6倍。即使是近年來大力發展核能的中國,其在風力及太陽能的投資上都遠勝核能。當環境外部性納入考量時,許多政府在發展再生能源初期,都會提供補貼措施或實施饋網電價以鼓勵此產業發展,然而在技術逐漸成熟以及規模經濟形成後,再生能源之成本已經大幅度下降,甚至跨越「歷史交叉點」,成本已經低於核電。
由此可知,即使沒有福島核災,全球核能產業發展也早已陷入瓶頸,所謂的核能復興只是空中樓閣。單就經濟面考量,發展核能過程中已有太多不確定因素。而核安的高度不確定性,更讓使用核電的風險變得更難掌握。施耐德在2005年時即對福島核電廠提出過警告,指出將使用過燃料棒儲存在核電廠內冷卻池中的危險,當時福島縣之事雖然在意此事,但鑲嵌於核電產業中的自大與傲慢,最終還是讓災難發生。這自大帶來核災,而在善後處理過程中,這種態度仍無所不在。
除了核產業內部的根本問題外,施耐德也特別指出,投資核電的同時,就意味著有限資源不能投入到更有效率的其他領域中,包括節電、提昇能源效率以及發展再生能源等。換言之,對核電的依賴讓我們沒機會反省集中式的發電體系,讓我們對能源與發展、能源與社會的關係失去想像。
身為法國人,施耐德對法國的核電依賴及迷思有著深刻反省,核電大國的法國竟創造出約4百萬的能源窮人。在台灣社會仍普遍存在「德國之所以有能力廢核,乃因從法國進口核電」的錯誤認識時,施耐德也指出在今年2月的嚴冬裡,是自鄰國進口的電力拯救了法國電網,而進口電力中有將近4分之1來自走向非核的德國。
可以選擇 也必須選擇
身為一個核能研究人員,同時也是國際核分裂材料小組成員,施耐德卻很早就認識到為公眾提供更多正確核能資訊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創辦能源資訊中心的目的,希望最終能擴大民眾在環境及節能議題上的參與。
90年代初,施耐德前往日本,在與日本學者高水六三郎會談後,他驚訝發現法、日這兩個核能依賴國家面臨許多相同的問題,因此開啟兩方對鈽利用的研究。1997年,施耐德與高水先生因為「警告這世界使用鈽的巨大危險性」,共同獲得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有另類諾貝爾獎之稱的正確生活方式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施耐德是這麼說的:使用核能絕非宿命,而是種選擇。雖然我們仍持續生產並使用鈽,然而我相信,我們絕對可以終結這種專制。
行文至此,不禁好奇,在國際核能產業已經陷入財務困境的同時,究竟是使用什麼樣的技術與成本估算,讓台電仍能長久宣稱核電是最便宜的能源。而台電近來反駁核四廠改建成天然氣廠的提議時,提到美國尚有52座反應爐在建造中,卻全然不提這些反應爐的起造時間及工程延誤問題。如果台電或其他政府官員是因為未取得足夠專業資料,而持續發表這類誤導言論的話,歡迎在施耐德來台期間,參與相關論壇加入討論。我們相信專業與否不是有權者說了算,唯有公開面對同業及社會其他領域的質疑與辯論,專業才經得起檢驗。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文章@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