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寵物會被棄養,與人不親近有很大的關係。」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提出他對流浪動物的看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是因為聽了幾場他的演講,才讓計畫從收容改為積極減少流浪動物數量。
利用印痕學習親近人
研究發現,動物出生後6至12週必須與人接觸,經過學習,長大後才會親近人,這段時間在學術上稱為「印痕學習」(Imprinting Learning),費昌勇表示,在這段時間與母親、飼主親近都具有學習的效果,日後長大才比較不會發生經常咬人,或是咬住不放的狀況發生。
費昌勇認為,寵物遭到飼主棄養,除了飼主本身有問題,寵物很有可能也出現問題。例如,不親近人、凶猛、會咬人等,這些與出生後沒有適時與人接觸有很大的關係。他指出,目前台灣的繁殖犬貓的地方,大多出生後就擠在狹小空間裡面,等到斷奶後再送到寵物店販賣,他坦白地說,這些動物很可能心理不太正常,是造成飼主遺棄的主因。
重罰教育飼主觀念
費昌勇表示,棄養的問題是造成流浪動物的主因,飼主需要再教育,因此才會結合北縣府訂出嚴厲的處罰,藉由罰款明確告訴飼主棄養的行為不被允許,再藉機教育飼主正確的飼養寵物觀念,告訴他們養貓養狗的意義。
在「關懷生命、愛護動物」慈善計畫中,費昌勇負責教育的部分,他透露,目前正計畫與王偉忠及蔣友柏等創意人合作,利用創意將進行教育宣導。
引進經驗評鑑收容所
費昌勇想要將美國堪薩斯城的動物收容所評鑑制度引進台灣,包括空間和人道的管理以及動物保護員訓練方法等,甚至訓練6個收容所獸醫師,讓收容所可以直接照護送來的流浪動物,讓收容所不再是屠宰場。
他舉國外的例子說,先進國家不能在寵物店買動物,必須到收容所,經過挑選才能買下,這樣的管制讓所有寵物都植入晶片,藉由登記的手續確認飼主,也便於日後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