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竑廣
5月中旬日本各媒體報導,福島縣各小學重新舉辦戶外運動會。去年因311核災的關係,有3分之2的學校改在室內舉辦,而今年則有51所學校的孩子們重回陽光之下;然而與一般運動會大大不同的是,孩子戴上口罩防輻射塵,核災陰影猶存;為了避免長時間在外被曝,學校也減少運動項目,提早到中午左右結束。
去年4月19日,日本文部科學省(類似台灣教育部)發布「對於福島縣內校舍、操場等利用判斷之暫定方向」,表示依國際放射線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的建議,放射線量在每小時3.8微西弗(換算成一年即20毫西弗)以上的學校,戶外活動以每日一小時為限,回教室前應避免吸入土沙,做好洗手洗臉等除污工作;遠低於此標準的學校,則照常利用;這次恢復戶外運動會的學校也表示,已換過操場的表土,確認(放射線的)「環境劑量」在每小時0.13到0.18微西弗以下。
然而,單就每小時3.8微西弗的標準而言,自始就受到很大抨擊。緊接在標準公佈後,去年4月28日,位於日本最多核能機組的福井縣福井律師協會(Fukui Lawyers Association),會長安藤健很快發表異議聲明,他說文部科學省的依據是ICRP的Publication109,是在緊急被曝狀況下對公眾放射線如何防護的建議,並無區分成人或小孩,而許多研究指出小孩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放射線的影響,長期而言差距會更大。
其次,這和日本過去的放射線防護標準有所矛盾,「電離放射線傷害防止規則」規定,3個月內環境劑量超過1.3毫西弗的區域禁止進入,換算成年度標準即為5.2毫西弗,遠小於現行的20毫西弗,而且過去的國際標準只有每年1毫西弗而已。因此無法認同文部科學省的理由,「考量到安全與繼續學業之間的社會效益所做的判斷」,建議速速徹回標準,然而至今未變。
5月19日,「體內被曝市民研究會」發表對核災資訊的觀察。他們從去年4月14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發表的「福島縣內學校再調查結果一覽」得到各學校的輻污數據,輔以車諾比核災時對管理區域的標準做劃分:包括每公斤土壤22,769貝克、環境劑量每小時5.2微西弗的第一級「強制避難區域」;每公斤土壤8,538到22,769貝克、環境劑量2到5.2微西弗的第二級「義務移住區域」,每公斤土壤2,846到8,538貝克、環境劑量0.66到2微西弗的第三級「移住權利對象區域」,與每公斤土壤569到2,846貝克、環境劑量0.13到0.66微西弗的第四級「放射線管理區域」。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輻污是合計各種放射性核種的量。
根據這四種標準,目前被檢測到的福島縣50多所各級學校,有包括郡山市第一中學在內的20幾所應被列入第二級的「義務移住區域」,其他則該列入第三級的「移住權利對象區域」,據相關規定,前者的居民有義務要遷居,禁止農地利用,後者有權利接受國家賠償選擇遷居。對照這份資料,以日本原子力安全委員會的公式換算,可知福島縣內的學校、幼稚園等的土壤放射線濃度,在核災後提高到65倍;換言之,以現行標準而言,孩子們仍被政府強制性地面對被曝風險。
必須提醒市民的是,福島縣內校園土壤的調查結果(貝克/公斤),以1.2E+03等方式被紀錄,一般人乍看之下不易了解,它的意思是1.2乘以10的3次方,換句話說,是1.2乘以1,000等於1,200,對照圖表中的郡山市立第二中學,這裡紀錄著在碘131的部分有每公斤1,200貝克的污染;還有環境劑量也容易讓人對真實的狀況產生誤解,因為只要測量時有新鮮的風吹來,濃度馬上就會降低,放諸世界各國,沒有單以此項標準來判定居住區域的例子。
再者政府對於每小時0.23微西弗以下的狀況不用除去放射線污染等等的規定,可以看出他們毫不考慮孩子的健康安全問題。該研究會的主持人,同時也是琦玉縣公立中學的老師的川根真也認為,校園土壤裡的放射性銫,超過每公斤100貝克就該除污,他以琦玉市某中學的測量結果為例,即便土壤污染數值該列入第四級「放射線管理區域」,高到居民必須避免不必要的被曝,同地的環境劑量也只有每小時0.1微西弗。
「體內被曝市民研究會」5月19日發表的聲明指出,現在日本政府沒有足夠的、足以守護國民免於放射線污染危害的人材,ICRP的放射線防護計算模型,是科學家發現DNA之前設計的,完全無法對應現在的遺傳基因學,是過時的產物;就是因為這樣,當英國Sellafield核燃料工廠周圍發生白血病問題的時候(註),ICRP還是會說:「像這樣的低放射線劑量不成為理由。」日本政府依賴這種無法真實呈現輻污健康影響的模型,當然不能守護被曝者的健康。
無法呈現輻污健康影響的苦惱,該研究會的官網上就有一例。福島核電廠附近工作的y.e.小姐,核災後身體變得很差,連一個小時的打掃工作都負荷不了,自己都無法相信差成這樣,回到家也站不了,一直在睡覺,食慾跟著下降,最後,淋巴好像腫了起來。到醫院檢查的結果說是憂鬱症,問說是不是輻污影響,醫生說應該不至於,又說:「淋巴不會再痛了吧。」
基於對放射線污染的認識,福島縣重辦小學戶外運動會的消息一出來,有網友批評:「胡搞到這種程度是笨蛋嗎?教育委員會要負起責任!」連特別被週刊報導過的高濃度污染地區都恢復小學戶外活動,而且沒戴口罩。網友指出,依車諾比經驗,往後的健康危害是長達20年到30年的事情,現在無法斷定風險問題,「福島核災發展至今已經不是悲劇了,是笑話」。
日本福島縣清水小學一名女童站在教室門外等待,圖攝於2011年4月6日。(圖文/路透)
6月6日,日本各媒體報導,福島縣郡山市重開中小學露天游泳課程。郡山市府表示,游泳池內與其建物都做了除去輻污的工作,附近也做了削去表土等工作,還諮詢過核災對策委員;學校方面,會要求學生上岸時儘量用毛巾披覆身體,避免沾染操場泥沙等以確保安全。
不過去年政府才因為無法決定水質或排水的輻污判斷基準而遭到各方炮轟;現在某些村落的家長,因為輻污程度仍高向學校表示疑慮,有的則想借用室內游泳池辦理,看來福島縣的小朋友能否「重見天日」,在輻射塵的污染狀況未能說服民眾之前,一切還塵埃未定。
註:根據維基百科,Sellafield是英國核能除役署(Nuclear Decommissioning Authority, NDA)前身、英國同名公司所管理的核能設施,更早之前做為核武軍需工廠使用。位於英國西北部、臨海的這座核燃料再處理工廠,自開業以來,因為包括1957年著名的溫士蓋火災(Windscale fire)在內的工安意外,導致周邊居民的健康問題與廣至北歐的海洋污染。20世紀後半,因為收受的使用後核燃料有4分之1來自日本,且2010年開始和日本中部電力公司簽定獨占契約,和日本關係匪淺。溫士蓋火災發生時,當地居民因未能即時撤離,導致超過一生輻射容許量10倍的被曝,其後有數十人因白血病死亡,直到現在,當地白血病發生率都還是全國平均的3倍。
文章@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