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前線:德國廢核的真相與迷思(上)


2011年3月11日於日本東北發生的強震,除帶來驚人的海嘯外,也重創位於福島的核電廠。
福島核災讓許多國家開始反思核能安全問題,德國政府重新調整其核能政策,決定加速讓既有核電廠除役,執政聯盟於2011年5月底決定立即關閉17座核電廠中的8座,並將在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廠。德國政府此一決定固然讓反核運動大為振奮,但同時也帶來不少質疑聲浪,例如紐約時報在當時即評論此一政策走向可能影響德國企業的競爭力,而關閉核電廠所帶來的電力缺口則可能必須透過對法國購買核電來填補。

這類論述亦常出現於國內主流媒體及社會討論中,簡言之,對德國此一非核化政策的質疑大致來自以下面向:一、德國乃透過向法國購買核電來填補電力缺口。二、為因應電力需求,德國將更依賴石化能源,結果是排放出更多溫室氣體。三、加速非核化步調後,德國電價將會大漲。聯合報也於今年6月9日摘譯德國明鏡週刊線上版的報導,指出德國廢核後上漲的電價已經造成1成家庭用不起電。

但同時各種正面消息也不斷釋出,在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的情形下,5月底路透報導指出,德國正午時的太陽能發電總量來到22百萬度(GWh),足可供應一天上班日3分之1或一天假日半數左右的用電。國內的今週刊也於6月初推出「綠色德國奇蹟」專題,報導討論德國加速非核後如何維持經濟發展,再生能源又是如何在政策、社會各層次受到支持而蓬勃成長。
由這些立場各異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作為主要工業國中第一個宣佈並採取具體措施走向非核化的國家,各方都在觀察德國究竟如何做?非核化的目標究竟能不能達成?這當中又帶來什麼樣的社會經濟問題?一年的時間或許過短,筆者也不同意德國模式可以直接拿來與台灣做比較,不管所欲比較的是正面或負面的部分。但德國這一年來的經驗的確可以拿來作為台灣進一步思考氣候、能源以及核能政策的素材。筆者同樣好奇該如何評估認識德國這一年中的努力,閱讀相關資料後,本文試圖回應上述三項質疑。

在進入正式討論前需釐清的是:德國並不是在福島核災後才突然決定走向非核,冷戰時期德國雖持續興建核電廠且依賴核能,但來自民間反戰、反軍工業、反核的聲浪卻從未停息,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災,更讓德國社會開始反思核電安全問題,非核廢核的民意也逐漸成為德國社會中的主流聲音,上一任紅綠聯合政府於2001年時即決定要在2023年達成非核目標,屆時所有德國核電廠將會全數關閉。

現任的梅克爾總理雖然曾於2010年時定將核電廠的服役年限平均延長12年,使得非核化的目標最遲需至2036年才能達成,但這一政策轉向並無法維持太久,2011年福島核災後更讓在德國有悠久歷史的反核運動邁向另一波高潮,社會與政治壓力最終讓梅克爾總理回到原本的非核化期程,決定於2022年全面關閉德國核電廠。
由此可知,德國的非核化進程是從10年前即開始推動,於此同時,德國自1990年代即透過立法及政策上的鼓勵大力推動發展再生能源,至2011年上半年,再生能源已能提供20%左右的供電量。簡言之,2011年這年一口氣關閉8座核電廠,雖然對德國的電力供應帶來挑戰,但德國之所以有能力應對此一電力短缺,乃源自於過去10年間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提昇能源效率及減少電力需求等政策的努力,這些政策同時也是為了讓德國能達成其嚴峻減碳目標而存在的(註一)。
認識此一背景後,就可以知道縱然在2011年一口氣關閉8座核電廠,但德國的非核化政策絕非倉促上路,台灣媒體對此認識不深,因而誤導民眾認為德國瞬間產生的電力缺口唯有透過向法國購買核電才有辦法填補。

事實上,歐陸各國電網彼此相連,加上電力交換計畫,為了減少電力在配送過程中的損失,各國間電力出口進口實屬常態。2002年正式開啟非核進程前,德國在17座核電廠全數運轉時多數時間都是電力淨進口國,反而是近10年開啟非核化進程並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加上提昇能源效率、節電等為達成減碳及非核目標的政策配合,德國電力出口劇增,成為電力淨出口國,即使是面臨考驗的2011年,雖然增加電力進口量,但結算後德國仍為電力淨出口國。
雖然詳細的統計數據尚未出爐,但2011年上半年間德國自法國進口的電力的確有著顯著成長,考量到8座核電廠是在福島核災後被緊急關閉的,德國需立即面臨約9%的電力缺口(註二),這種情勢應該可以理解。

而且如同筆者強調,電網相連的歐盟各國彼此買賣電力是常態,核電佔總電力約8成的法國,在今年2月因酷寒天氣導致供電吃緊,因而需緊急買入約7%的電力,其中即從德國買進將近4個核電廠發電量的電力。2009年的酷熱夏季,也讓多數位於內陸的法國核電廠供電效率大幅降低,而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電力。事實上法國在過去數年間一直是電力淨進口國。
簡單來說,「以核電為主的法國能提供較穩定的供電」、「德國仰賴法國的核電才得以非核」、「德國開始非核化後電力供應不足」等論調都是種迷思,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類迷思得以在社會中流傳,背後又是哪些產官學結構在支持著,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省思的。
除此之外,既然歐洲電網彼此相連,那麼即使德國於2022年完成非核化,屆時應仍無可避免的會面臨到進口核電的情形,筆者認為在反思德國模式時,也應該將歐洲整體的核電發展趨勢納入考量。

福島核災後,德國、瑞士、比利時已經相繼決定開啟廢核進程,義大利也經公投否決核電發展計畫,法國雖然一直大力擁抱核電,但新選出的左派總統歐蘭德有著強烈的反核立場,而且自2017年開始,法國必須以每年5座左右的速度開始關閉老舊核電廠,延役計畫也在福島核災後的安全考量而困難重重。
國內媒體鮮少報導的是,在歐洲自由競爭的電力市場中,核電因為其成本昂貴,早已在許多市場中失去競爭力。目前在芬蘭興建的新一代核電廠,雖然有著來自法國核工集團的技術,但預算仍嚴重超支,興建時程一再拉長。德國核電企業RWE及EON近來宣佈放棄在英國合資成立的公司,英國政府則放棄不向核工業提供補貼的原則,在今年5月底提出的能源改革法草案中將核電納入清潔能源中,以期補助核電產業的發展。
這些發展趨勢或許尚無法直接宣示核電發展將在歐洲日趨黯淡,畢竟法國、英國、波蘭及捷克等國正在遊說歐盟讓核能享有與其他再生能源同樣的地位,以期提供補貼。但就目前發展趨勢看來,核電佔歐盟電力供應比例並不會大幅成長,在再生能源能持續成長及國內用電需求逐步減少的情境下,德國未來將進口的電力(包含核電)只會減少。於此同時,德國經驗也將成為歐洲其他國家走向非核的重大參考。
在碳排放部分,先不論早已有研究指出,核電廠的生命週期亦存在為數可觀的碳排放。德國官方數據顯示,即使在開啟非核及經濟仍持續成長的情形下,2011年的排放量仍比2010年減少1%。更重要的,德國早已超越其在京都議定書第一期程(2008~2012)所規定的21%減量目標,在2009年底時德國已減少28.7%的碳排放,換言之,即使2011年因為驟然關閉8座核電廠真的導致碳排放量上升,也實難苛責德國,況且此種情形並未發生。如前所述,這是德國過去10年間非核及減碳政策同步著手的成果,下文將進一步討論。

(下週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Blogger Tips and TricksLatest Tips For BloggersBlogger Tr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