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四分溪守護聯盟」:以自然生態喚起公民意識覺醒
-由縱向的共學平台與橫向社造行動來勾勒永續學習的願景
楔子:在臺北市這個國際大都市中,河川扮演了美化生活環境相當重要的角色,不但提供天然的『水』資源,並見證一個城市人文、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
為了讓臺北市成為一個親水的都市,並增加水岸吸引力及提高都市透水性,如何利用仿自然的工程施工方法改善水環境,讓市民不但可親近水,達成創造親水環境的目標,如何讓各地水資源具有平衡氣溫及舒緩暴雨逕流等功用,無疑是臺北市生態環境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四分溪位於臺北市南港區,為大坑溪支流之一,發源於南港、文山、信義等區交界處標高250公尺之坑頭土地公廟,流經下寮、麗山橋,其後沿著研究院路四段流經中華科技大學、穿越中央研究院園區後,於研究院路一段與二段交接處,在南深橋注入大坑溪,全長約7公里,集水面積300公頃。
-由縱向的共學平台與橫向社造行動來勾勒永續學習的願景
楔子:在臺北市這個國際大都市中,河川扮演了美化生活環境相當重要的角色,不但提供天然的『水』資源,並見證一個城市人文、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
為了讓臺北市成為一個親水的都市,並增加水岸吸引力及提高都市透水性,如何利用仿自然的工程施工方法改善水環境,讓市民不但可親近水,達成創造親水環境的目標,如何讓各地水資源具有平衡氣溫及舒緩暴雨逕流等功用,無疑是臺北市生態環境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四分溪位於臺北市南港區,為大坑溪支流之一,發源於南港、文山、信義等區交界處標高250公尺之坑頭土地公廟,流經下寮、麗山橋,其後沿著研究院路四段流經中華科技大學、穿越中央研究院園區後,於研究院路一段與二段交接處,在南深橋注入大坑溪,全長約7公里,集水面積300公頃。
●大家一起關心四分溪的未來~~說出你最想要的四分溪~(撰文/南港社區大學劉祐成社造專員)
「學習型社區」是藉由理念宣傳、學習人才的培育、組織學習型團體等運作,以達成學習團體間良好的聯繫協調、組織運作與資源整合,並以教學學習活動的運作,促成人際網絡彼此的互動與聯繫,經由區內網絡資源的統合、社區資源的互惠、學習等組織系統信任的方式。
「南港四分溪守護聯盟」 藉由學習型社區之營造,將關心四分溪流域的人與組織集結起來,運用地方的場域來進行一個古今連線,對「人」、與「地方」藉「記憶」來產生共鳴而產生「情感」;進而透過籌組「四分溪流域管理委員會」,由縱向的共學平台與橫向社造行動來勾勒永續學習的願景,拉近人與社區、自然的關係,達成終身學習永續發展的終極目標。
本年度南港社大期待將審議式民主中的公民參與理念於社區實踐,於100年7月30日、7月31日邀集『南港四分溪流域管理委員會』成員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等單位共同策劃執行,共同辦理建國100年臺北市南港區四分溪流域居民對話工作坊「四分溪大家談-河川.生活.願景‧對話」,藉由舉辦社區審議會議的機會,透析自然生態、地方社會與政府政策三者間之鍵連,並將討論的具體行動方案,將由下而上的捲動力量輻射出去,促進社區民眾公共參與的意願與開啟社區民眾參與公共政策討論的機會。
「學習型社區」是藉由理念宣傳、學習人才的培育、組織學習型團體等運作,以達成學習團體間良好的聯繫協調、組織運作與資源整合,並以教學學習活動的運作,促成人際網絡彼此的互動與聯繫,經由區內網絡資源的統合、社區資源的互惠、學習等組織系統信任的方式。
「南港四分溪守護聯盟」 藉由學習型社區之營造,將關心四分溪流域的人與組織集結起來,運用地方的場域來進行一個古今連線,對「人」、與「地方」藉「記憶」來產生共鳴而產生「情感」;進而透過籌組「四分溪流域管理委員會」,由縱向的共學平台與橫向社造行動來勾勒永續學習的願景,拉近人與社區、自然的關係,達成終身學習永續發展的終極目標。
本年度南港社大期待將審議式民主中的公民參與理念於社區實踐,於100年7月30日、7月31日邀集『南港四分溪流域管理委員會』成員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等單位共同策劃執行,共同辦理建國100年臺北市南港區四分溪流域居民對話工作坊「四分溪大家談-河川.生活.願景‧對話」,藉由舉辦社區審議會議的機會,透析自然生態、地方社會與政府政策三者間之鍵連,並將討論的具體行動方案,將由下而上的捲動力量輻射出去,促進社區民眾公共參與的意願與開啟社區民眾參與公共政策討論的機會。
南港社區大學黃榮護校長(圖左)與兩位日本友人(圖中)圖右為翻譯
主辦單位之一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楊志彬秘書長(圖左)
久如社區發展協會許國昭理事(圖左)久如社區發展協會謝建志理事長(圖右)
中間為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陳思安專員
四分溪沿岸
中央研究院陳章波研究員應邀至南港社大授課《四分溪生命探索》
南港社大探索『四分溪』之課程
四分溪-臺北市第一條實施封溪護漁之溪流
鉛色水鶇
四分溪中華科技大學段探勘
資料來源@公民新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