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高峰會落幕 永續仍需努力
圖/前挪威總理 Gro Harlem Brundtland 幾天下來出席多場會議與論壇,20多年前便是在她主持的永續會議中,提出劃時代的永續發展定義「能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作者攝)
文/謝雯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聯合國地球高峰會特派員)
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二十年再度召開,然而大多數人都感到,會議成果並沒有等待20年的價值。這份名為《我們希望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 列出 283條永續行動的項目,大多是原則性的宣示,少數擁有進度時程,也是等到既有公約與聯合國永續委員會年會中決定,而具體達成目標更是稀少。
雖然名為高峰會,Rio +20 的談判文本早在會議開始前便以全數底定,巴西政府為了避免爭議與難產,堅持不在三天峰會中重啟談判。正因為如此,眾人瞭解會議尚未開始便已註定「失敗」,場內外的失望氣氛久久不散。
沒有團體預期會再有令人激勵的突破,民間團體接力般的發表一篇又一篇不滿的聲明。綠色和平執行長Kumi Naidoo說這是歷史等級的失敗,「我們都見證著世界領袖三天下來空泛詞藻與漂綠行為。…我們急需要針對籠罩在劇烈危機風暴的公平、生態與經濟提出歷史性的方案,但各國政府失敗了。」
參與高峰會的元首級代表則盡力緩頰,告訴大家這份成果文件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澳洲總理吉拉德 (Julia Gillard) 咸信這場會議在諸多議題上有所進展,請大家體認,國際間要能共同承諾何其困難,儘管無法符合大家具有企圖心的期望,但也無需忽視已達成的成果。
這份成果文件的部分成果的確難以忽視,例如,「綠色經濟」在聯合國官方文件中獲得最大重視,並將其定義在「永續發展及消除貧窮之語義下」,並且需要對GDP (國內生產毛額) 的量測方式有更廣的思惟。
在都市人口過半的今日,文件中提出以規劃政策,促使城市兼顧社會公平與減少環境負載的原則,例如:「我們認識到需要對城市發展和人類住區採用整體方法,做到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和基礎設施,並優先開展貧民窟改造和城市復興工作。」
文件中建議各國承諾逐步淘汰有害的、效益不高的化石燃料補貼,並建議從稅制改善下手。公海保育的細節在少數國家的杯葛下遭到刪除,然而海水酸化、海洋廢棄物之問題均被提及,並再重申全球性遏止非法補魚的行動。
「減災」的概念較以往更佳深化,除了鼓勵國際間對減災技術之合作,包括捐助、技術轉移與能力培訓,也重視預警系統與災害風險評估。
論及能源、交通、水資源與衛生時,都在環境議題外,也重視到貧民享用這些資源與公共設施的權利。糧食一章,則完全與扶貧和永續結合,包括農民保有土地的社會保障。
在就業專章的主軸論述是:「讓人人都有體面工作機會和創造就業的辦法包括利用公私投資,促進科技創新,興辦推動自然資源及生態系統恢復、再生和養護的公共工程,提供社會服務和社區服務。」而在行動內涵則著重於社會公平,例如鼓勵政府為貧民創造就業。
合作社與微型企業的角色被多次提及,文件「確認合作社和微型企業在促進社會包容和減貧方面的作用」,並認為其能在農村經濟,與創造就業上有所幫助。
談判文件確實揭示了許多新興永續議題原則性策略,若能確保它在未來實際落實,融入各國的政策與行動中,不啻為未來十年的重要永續指導方針,促進社會公平與環境正義,甚至發展綠色經濟。
然而,全球過去不乏里程碑式的永續宣言以失敗收場的案例,以減少貧窮為核心的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希望遏止溫室氣體排放京都議定書,就是兩個最顯而易見的案例,這也是為何民間團體會極力爭取更具體的策略與目標。
本次會議還有其他重要成果。在國際政府間永續治理框架的討論上,文件中建議要成立「高階政治性論壇」(High-level political forum) ,以更高的效率取代永續發展委員會,但具體運作方式尚未定案。
而回應貧窮國家對永續工作資金短缺的呼籲,大會期間由各國和私人企業承諾捐助的資金便達到5130億美元,將陸續投入各國永續相關計畫中,成果文件中也提議未來籌資的進程。
188個國家代表,45000多人參與的「大拜拜」終於落幕,但全球的永續挑戰仍在持續著。或許Rio+20地球高峰會的結論疲弱無力,但民間團體、國際機構與各國政府終將回到位置,想辦法落實這份新的永續文件,以挽救地球有限的生態與環境資源。
【相關連結】
《永續談判文件出爐 難成為里程碑》謝雯凱21-Jun-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 Rio+20 Earth Summit: campaigners decry final document 》Jonathan Watts and Liz Ford 23-Jun-12 Guardian
《我們期望的未來 》下載 2012 UNCSD
《 Rio+20里約峰會 爭議聲中閉幕 》莫聞22-Jun-2012 環境資訊電子報
作者簡介
謝雯凱,碩士班時研究國際政治與民眾參與,平時關心生態環境與文化資產,經常撰寫國內外環境議題專文。2007年起追蹤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並經營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現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資料來源@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