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邁向低碳社區之路

 圖/台北市芝山岩社區早期即動員社區力量投入資源回收,因此城堡回收站成為社區永續精神的象徵之一。(照片由波爾特曼分享於Flickr)
 文/孫振義(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

 曆年前,在臺灣各界與新聞版面聚焦於總統與立委大選的火熱時期,由環保署舉辦的「從低碳社區邁向低碳永續家園國際研討會」內容精彩卻無法博得媒體的青睞尤甚可惜!會中主辦單位邀請了英、德、瑞(典)、美、臺各界專家學者從政府角度暢談低碳社區的技術及經濟誘因策略,立意佳,但卻不易燃起與會眾村里長、社區代表的熱情。因此,筆者綜合國外成功案例並針對臺灣「邁向低碳社區之路」提出以下見解,以供各界未來推動時之參考。


 首先,一個成功的「低碳社區」(或稱「永續社區」)其關鍵因素不外乎是「人、經費、團隊、環境意識」四大成分。很多目前表現優異的社區都擁有一個優秀且有心的領導人物(村里長、社區幹部),再加上部分經費投入,今天才能有許多傲人的營造成果。因此,人與經費確實是「低碳社區」形成的第一要素。然而,社區中有許多重要的營造項目亟需人手幫忙,社區「團隊」的建立一方面可讓社區中各種專長的居民一展長才,另一方面促使社區成員透過付出來凝聚情感,這也是台灣多數營造成功的社區普遍存在之要件。

 其次,要成就一個「低碳社區」更需要許多「知識」與「環境意識」來支撐!因此,社區必須結合與社區民眾最親近的鄰近小學(因為居民本身或子女就是校友)、大學(因為各大學之教授多身懷絕技)、社區居民(社區內各領域專家臥虎藏龍)、非政府組織(需民間資源)以及政府的力量,透過「充足的時間」來共同認識、瞭解社區的環境、人文背景,藉由討論來探索未來可能的「永續生活方式」,最後根據環境條件來制訂因地制宜的「發展目標」,才有可能建構一個得以永續經營的「低碳社區」。唯有社區能夠真正「瞭解」自身環境、提出發展願景與「補助申請」後,此時政府適當地投入經費,才有可能出現具有「山林清淨」、「水岸之美」、「節能科技」與「魚米之鄉」的「特色低碳社區」。

 近年來,政府不斷提倡「環境教育」並致力於「環境治理」,但結果總顯得事倍功半!其實,若是社區可以透過「自我瞭解」、「自我認識」的過程,體悟到各自所擁有的「環境珍寶」與「社會定位」,就不會輕易讓政客與開發商提出不符合永續環境的發展模式,抑或喊出破壞自然環境、人文地景的「怪設施」!相對的,由社區民眾自主性的針對地方提出發展計畫、更新願景,讓真正住在當地、或活在當下的居民決定家園的未來,用更疼惜環境、愛護鄉土的方式發展,臺灣才有可能「從低碳社區邁向永續家園」。故,政府在整個過程中所需扮演的角色是:建立社區經驗觀摩平台、導入低碳相關知識、誘發社區居民討論、提供擬訂社區整體發展計畫之技術,最後才是透過「補助」催生「低碳社區」。

作者簡介
孫振義,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並兼任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秘書長。致力於綠色建築、生態社區、熱島效應、綠色城市等議題之研究,提倡以平易近人的方式逐步達成低碳生活的目標,個人部落格網址為http://blog.udn.com/justinsun





資料來源@低碳生活部落格
Blogger Tips and TricksLatest Tips For BloggersBlogger Tricks